衝破中共威脅 電影人談《沉默呼聲》時代意義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2月09日訊】歷經重重波折,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沉默呼聲》,終於搬上大銀幕!該片已在美國30個城市上映。該片探討議題涉及人權問題,卻也意外反射出台灣電影工作者因考量中國大陸市場,造成的集體困境。日前在台中舉辦的第四屆福爾摩沙國際電影節(FFIFA)中,該片也獲得不少迴響。

FFIFA創辦人洪馬克導演評價,不論是電影的技巧、敘事或電影的流暢度,此片的可看性都很高,也帶來很多省思,他期待電影能早日在台灣院線上發行。

導演洪馬克說:《沉默呼聲》為社會帶來省思,不論是電影的技巧、敘事或電影的流暢度,它的可看性都很高。(黃玉燕/大紀元)

參與《沉默呼聲》側拍的台灣新生代導演柯奕廷則說,導演把敏感話題透過講故事方式,轉換成現代人喜歡看電影的口味,用心與毅力令人佩服。

《沉默呼聲》(Unsilenced)歷經數年創作,甫獲第28屆美國「奧斯汀電影節」(Austin Film Festival)故事長片類「觀眾選擇獎」。電影描述一位中國大陸清華大學學生用8年的青春與生命換來的經歷,以及一位厭倦被迫報導謊言的美國記者丹尼爾,在衝破中共嚴密監視和封鎖,將真相帶回美國、傳播世界的真實故事。

新生代導演柯奕廷說:《沉默呼聲》在台灣拍攝完成是個奇蹟。(黃玉燕/大紀元)

新生代導演:在台完成拍攝是個奇蹟

柯奕廷早先耳聞,該片劇組想到台灣拍攝,他當時想:「台灣劇組會接嗎?」在尋找演員過程中,很多人會問:「李雲翔是誰?誰出資?預算這麼少?為何要跟你們合作?」種種疑慮不斷浮上心頭。

因為這部電影題材不只涉及諸多敏感議題,台灣本身也是政治敏感的地方,導演把敏感話題透過講故事方式呈現,轉換成現代人喜歡看電影的口味。他說,看到影片一步一步地在台灣拍攝完成,真是個奇蹟、是個不可思議的過程。

柯奕廷說,整個拍攝計劃可說是相當偉大的,慶幸自己能參與其中。甚至很多電影的專業工作者,以匿名方式來參與這部電影,貢獻他們的專業。

「其實側拍過程並不順利,很多人都害怕入鏡。」柯奕廷表示,所以在最後的幕後花絮,許多都是用「馬賽克」處理,「不過,有一位讓全球觀眾印象都相當深刻的台灣演員王自強」,他的反應就很坦然。

他說明,在為演員側拍時,王自強提到看到劇本時就非常喜歡,劇中的楊書記的陰狠,也讓他一度懷疑中共真有這麼壞嗎?於是在安排與導演見面前,王自強就先上網找資料,結果讓他查到了「610辦公室」是凌駕於政法體制之上的;而這件事也讓李雲翔導演感受到王自強的用心。

問及會不會怕被中共列入黑名單?王自強說,「如果我會被列入黑名單,那就代表我也是一個不錯的人物吧!」

「初期找演員即困難重重,不過,導演開拍時還是滿壯觀的!」柯回憶當時,因為劇組每天要50人以上,導演帶著加拿大籍的攝影師,看到外國人與台灣人一起在拍這部片,有點不敢置信,居然正在拍了!

「一幕在台北忠孝東路拍攝中國公安抓捕法輪功學員的畫面,有路人見到五星旗飄揚,還去報了警!有些場地前晚布置懸掛了五星旗,屋主見到就不出租了!」柯奕廷說,雖然拍攝過程波折不少,但也說明台灣人對五星旗以及中共的看法。

從人性切入 引導反思政治

本片之所以感動人,柯奕廷認為,重點在於導演取得了一個很棒的平衡點。透過東、西方不同視角去探討中共迫害人權的事情,讓觀眾可以感受到人最基本的東西是愛與人性,然後再去反觀政治局勢,或中共政權是什麼。當你從人的角度去看這件事,還會有任何藉口去阻礙自己的同理心嗎?

柯奕廷指出,李導用了符合現代人閱聽習慣的方式,把心力轉投注在劇情中,講述法輪功、新疆、西藏等人權議題,這是非常棒的嘗試,期待未來有更多這類型的電影。

觀眾反饋:看見勇敢、呼籲關注

電影人李先生在《沉默呼聲》映后座談會後受訪說,疫情期間,他一直關注著中國人權記者被消失的新聞,觀看這部影片後,更令他感到震撼!他說,能感受到中國人民的無助,慶幸自己身在台灣,有為自由發聲的權力。

「真的不忍看下去」,李先生提到女主角被關進牢房折磨的那一幕,「這讓我相信,這樣的迫害正在中國發生著。」當劇中的妻子樂瑤要求主角博宇做出抉擇,「是要她和孩子、還是堅持為法輪功平反?」他說,這樣的痛苦可以理解,因為他的親人也在中國,連今日的受訪也需要勇氣。

電影人李先生強調,《沉默呼聲》深具說服力,可以感受到導演用盡全力要讓大家明白法輪功真相。(黃玉燕/大紀元)

李先生強調,《沉默呼聲》深具說服力,可以感受到導演用盡全力要讓大家明白法輪功真相。他非常佩服所有工作人員的勇敢與付出,包括劇中也有大家熟悉的台灣演員。「不知自己可以為這部影片做什麼?」此刻他的心情複雜且沉重,希望有更多台灣媒體能關注這部影片對台灣人的意義。

參與映后座談的張同學說,那一幕大學生被關進牢房刑求的畫面,讓他難忘,「為真相發聲,又要承受這樣的迫害,我很不捨,很佩服他們的勇敢。」他可以理解李導演想要傳達中共對全世界製造的謊言;不論是宗教或是弱勢團體的迫害議題,台灣人都應該發出聲音。

參與映后座談的張同學表示,「為真相發聲,又要承受這樣的迫害,我很不捨,很佩服他們的勇敢。」(黃玉燕/大紀元)

克服壓力與台灣民眾攜手成就電影

映后座談會中,現場有觀眾希望在協助推廣影片的同時,也能獲得政府對人身安全的保障。

人權影展《沉默呼聲》策展人Kevin指出,就如同香港電影《時代革命》,若能引起主流新聞的關注,影響力越大,保護力就越大。以近日中共不斷散發要武統台灣的消息,也引起許多國家關注,並發起聯盟保護台灣。個人也可以用臉書等平台廣傳作品,「勇於發聲就是在保護自己」。

對於導演如何克服成本上的壓力?柯奕廷舉例,有一幕主角博宇擺脫公安和妻子樂瑤擁抱的畫面,當天一整條路的燈光都是由當地住戶提供的,營造出的光影效果讓畫面相當有層次。他說,也就是電影中許多場景都是用台灣現有的條件去呈現,包括最美麗的風景——台灣人。

另有一幕美國記者丹尼爾到故宮觀賞國寶的場景,柯奕廷說,其實劇組是把圖書館閱覽室用美術方式包裝改造後,所呈現出來的效果,這就是台灣的特色。還有劇中美國記者為躲避中共抓捕,逃到中緬邊境的畫面,也是在石門水庫當地取景,當時正逢乾旱、水位很低,裸露的邊坡成為電影畫面的取材。

Kevin強調,「電影反映出中共邪惡的本質,希望台灣人都能看見,未來在香港與中國也能被看見。」

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沉默呼聲》,於1月16日在《福爾摩沙國際電影展》之人權系列中首度與台灣觀眾見面,並獲得許多迴響。(黃玉燕/大紀元)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