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身體接地氣 赤腳走路好處多多

文/GreenMedInfo 張玉編譯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2月11日訊】你可能想知道為什麼當你赤腳走在潮濕的土壤或沙灘上時,會感覺更舒適,更有活力。這從科學的角度也是能解釋通的,不算是什麼新鮮事:這是因為你的身體接地氣(Earthing),也稱為接地(Grounding)。

接地氣是指赤腳在戶外行走,或在室內,工作、坐,或臥時,赤腳與地球表面電子接觸,這樣能夠讓身體與導電系統相連,將能量從地面傳輸到身體裡。根據科學界迄今為止的研究,地球的電子會誘導身體的多項生理變化,如,帶來更好的睡眠、減輕疼痛,甚至降低血液粘稠度。

2017年發表在《健康與醫學替代療法》(Alternative Therapies in Health and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綜述表明:「人體研究顯示,接地有可能成為一種簡單、自然且易於實施的臨床療法,用以治療全球流行的非傳染性、退行性、炎症相關的疾病。」

接地氣之前是與接地這個詞區分開來使用的,接地這個詞通常用於工程範疇,是配電系統中,防止電器隨機釋放電壓造成危險而採取的一種安全措施。不過,在本文的討論中,接地氣和接地兩個詞將等同使用。下面讓我們來更深入地了解,赤腳給你整體健康和生活帶來的好處。

1. 減少壓力、 改善情緒

在一項針對58名健康成年人的隨機雙盲試驗中,研究者在每人一隻腳底貼上導電膠貼片,讓他們達到接地狀態。受試者先處於未接地狀態28分鐘,然後接地28分鐘。

結果顯示,接地狀態對大腦和肌肉的電生理特性有顯著影響,使人的整體壓力水平和緊張程度降低,調節自主神經系統平衡。

在一項評估接地是否能改善情緒的小型研究中,40名成年受試者要麼處於接地狀態,要麼處於假接地狀態,躺在配有導電枕、墊子,以及接地貼片的躺椅上放鬆一個小時。據情緒內省量表(Brief Mood Introspection Scale),在接地者中,愉快和積極的情緒顯著提升,但假接地者沒有。並且接地一小時的受試者比不接地只放鬆一小時的受試者的情緒的改善程度超過預期。

2. 緩解疼痛

最近的研究表明,電荷轉移對清除或中和自由基很重要,自由基的清除進而使炎症減輕。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人體工學治療(bodywork)和運動療法,可以幫助解決急性或慢性損傷,以及為何炎症患者能從赤腳接觸地面中受益。

俄勒岡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接地似乎改善了免疫系統活性和疼痛的程度,顯示八分之四的參與者的延遲性肌肉酸痛(DOMS)得到一定的緩解。

加州大學研究人員還觀察了接地對按摩治療師的生活質量和痛症的影響。研究人員觀察到「持續的有益影響」,諸如改善疼痛、身體的機能,以及情緒。此研究結果表明,接地對他們工作相關的多個方面有益,提升整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3. 保健心血管

接地似乎會增加紅細胞的表面電荷,從而降低血液粘稠度,避免血栓形成,顯著降低心血管風險和發病。

● 血液粘稠度

《替代與補充醫學雜誌》(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2013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赤腳行走「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血液粘稠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一個主要因素。血液粘稠度是指血液的稠度和粘性,血液粘稠度低,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和循環就容易。

● 高血壓

在一項首次測量接地對高血壓影響的研究中得知,當受試者每天在家接地至少10小時並持續數月時,高血壓受試者的收縮壓水平會降低。收縮壓下降幅度分別為8.6%至22.7%,平均下降14.3%。

● 脈搏、血氧含量等

研究人員觀察了受試者接地40分鐘期間和之後的脈搏、呼吸頻率、血氧、灌注指數(Perfusion Index)和皮膚電導的變化。結果顯示,接地對於放鬆、維持健康和預防疾病可能變得很重要。研究人員於2010年在《替代與補充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4. 抵抗常見病毒

由於接地有天然抗炎作用,可能對普通流感和感冒有療癒的益處。接地除了會加快接種流感疫苗後的免疫反應外,還可以改善免疫反應,這對從流感中恢復至關重要。

試著打赤腳吧

讓自己接地,免費且易行。不需要導電涼鞋或接地產品。接地最簡單的方法:赤腳——每天步行、躺下、站立或坐在椅子上,保持雙腳著地數小時。

就地面來說,有接地作用的導電表面包括:土壤、草地、沙子、礫石、岩石和混凝土。建議在潮濕的土壤或在水邊接地,因為水分會增強導電性。在不導電的瀝青、乙烯基和木質表面上無法完成接地。

如果您是剛剛開始練習,請從每天20分鐘開始,然後逐步增加時間。您可在綠色醫療信息(GreenMedInfo.com)網站數據庫裡,了解當前有關赤腳和接地的益處的研究資訊。

原文:The Benefits of Being Barefoot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曉梅)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