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徐州鐵鏈女歌曲《不要我了》爆紅 網友:聽哭了(視頻)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2月19日訊】徐州鐵鏈女與冬奧金牌得主谷愛凌成為近日熱度最大的新聞,但兩種熱度卻截然不同。前者是在官媒「選擇性失明」的情況下由輿論推動不斷增長熱度,後者則是在中共官媒及大外宣刻意刷出的流量,該現象引發外界關注。與此同時,一首描寫鐵鏈女的歌曲《不要我了》在海外社交媒體熱傳,引發許多網友的共鳴。該曲的詞曲作者大雄近日接受美媒採訪時,透露他作這首歌的心路歷程。

不要我了》這首歌的名字,源自徐州鐵鏈女事件受害者的一段言論。此前,曾有網友前往鐵鏈女所在的徐州豐縣董集村探望她。面對網友的鏡頭,她說道:「這個世界不要、不要俺了。」

該歌曲的詞曲是旅美畫家大雄,由那魯米(Nalumi)演唱,歌曲描繪了北京冬奧會中國隊滑雪選手谷愛凌和徐州鐵鏈女遭遇的對比。該歌曲13日發布後,在《大雄畫裡話外》油管頻道獲得8萬多次觀看。

《不要我了》這首歌唱道:「我們都號稱在一個國度,一個掛著金牌一個被鐵鏈鎖住。你在鮮花鋪就的路途,我在絕望的深淵裡求助,這是誰的諷刺誰的荒蕪。」

「他們都對你趨之若鶩,剪掉我的舌頭和牙齒不讓我哭,其實我也想為你歡呼,也想原諒世界的辜負,歲月靜好的底牌是殘酷。」

「這世界就這樣不要我了嘛,你的璀璨埋葬多少無辜,原諒我的人生,不能讓你感觸,盛世下的螻蟻,不需要溫度,這世界就這樣不要我了嗎?」

談到創作初衷,大雄在油管頻道《大雄畫裡話外》中介紹說,前幾天他受自媒體人江峰所託,創作一首放在江峰節目中的歌曲,內容就是有關最近外界關注的徐州鐵鏈女事件。他說:「然後我大約用了一中午的時間,結合了當時發生的兩件熱點事件,一個是谷愛凌在中國被捧上天了,一個是鐵鏈女。我就把這兩個女性做對比來寫,同樣是女人在一個國家。這就是(我的)初衷。」

江峰也在其節目中說,10日他和大雄講了這首歌曲的創作思路:「一個是北京冬奧會中國隊滑雪選手谷愛凌的風光,一個是徐州八孩母親的悲催······咱們不是想幫中國社會做點什麼嗎?這是很好的切入點。」

他說,當時這個事件已經引起中國社會底層、中產和部分精英的憤怒與反應,「看到這個情況我覺得是時候了,咱們出來助力,我就出來找到大雄······他也很贊同。他除了有天賦,還有對中國民間疾苦的悲憫,這種悲憫在他心中一直醞釀」。

鐵鏈女關注度遠超谷愛凌

2022北京冬奧會期間,大陸社交平台上的熱門話題被兩名女子占據,一位是被鐵鏈鎖在沒有門的破屋裡的徐州八孩母親,另一位是為中國奪下金牌的中美混血兒、滑雪運動員谷愛凌。大陸官方網絡審查有關徐州八孩母的帖文,卻大力宣傳谷愛凌,但微博數據顯示,徐州八孩母事件討論熱度高,相關話題的閱讀次數比谷愛凌高4倍,官方的審查並未影響網友對拐賣婦女議題的關注度。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道,微博截至2月17日深夜的數據顯示,「#谷愛凌#」話題僅得到10.7億人次閱讀,討論次數更加只有19.7萬;但「#官方通報徐州豐縣生育八孩女子情況#」的閱讀次數則高達39.7億,討論次數亦沖至293萬。

微博資料顯示,共計有488家媒體參與宣傳「谷愛凌現象」。但「徐州八孩之母」遭到官方封殺,僅有18家媒體參與報導。《紐約時報》報導指,前者符合強大繁榮的中國這種敘事,而後者的悲慘處境則與該敘事不符。這兩個女人截然不同的處境反映出一個現實:對中共政府來說,每個人都是為某一目的服務的工具,直到他們無法完成這一任務為止。

在網友發帖數量方面,就「谷愛凌」發帖的人數為2.7萬人,而就「八孩之母」發帖的網友則多達5.8萬人,兩者之間相差一倍多,「八孩之母」更受網友關注。

作家慕容雪村在推特發文稱,「一邊是冬奧冠軍不能非議,一邊是徐州鐵鏈遭遇噤聲。一邊是前程似錦,一邊是走投無路。一邊是火熱,一邊是水深。這就是中國生活。」

《不要我了》熱傳 網友:聽哭了

這首將谷愛凌與鐵鏈女對比的歌曲在發布後也引發網友熱議:「聽不下去······淚如雨下!謝謝您寫出的這首歌,表達了我的心情。」「歌曲很好聽,譜曲填詞都很有水準。謝謝每一個為拯救人性的吶喊者。」「感動!催人淚下的詞曲······希望這些可憐的女性可以等到真正被救助的那天。」「好聽的歌!大雄真是個有道德勇氣、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大才!可謂無私無畏!」「好詞、好曲,感謝創作者和演唱者還有視頻的創作團隊的全體成員,聽哭了!」「謝謝大雄!謝謝歌手,我的淚花隨著歌聲和畫面往下流!什麼時候能讓壞人哭、善良人舒心,哪時就是好世道了!」

現居加州灣區的音樂人餘波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他在聽了這首歌曲之後,能夠感受到谷愛凌與徐州鐵鏈女處境的鮮明對比。他憤怒地說:「兩個人的遭遇卻是這樣不同,這是多麼令人難受、多麼令人無法接受的現實。這是怎樣的一種黑暗,怎樣的一種殘酷!」

近日,一批中國藝術家展開了聲援徐州鐵鏈女的「斷鏈」行動,創作了不少相關的藝術作品,包括詩歌、繪畫、雕塑等。大雄說,他希望《不要我了》能夠在中國境內傳播開來,並表示:「我看到國內很多藝術家也行動起來了。我們用藝術的力量來改變這個社會、來溫暖人心。」

(轉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