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平:中共為何不發錢給百姓救急救經濟?

中國經濟因受資本監管、打壓房產、清零政策俄烏戰爭、美聯儲加息縮表等內外部影響而一蹶不振,拉動增長的三駕馬車引擎幾近熄火。為此,中共高層焦慮不安,4月底連續4次會議會商搶救經濟良策。

需求特別是內需是拉動經濟成長的主體手段。新華網5月4日發表述評《全力做好擴大內需這篇大文章——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做好當前經濟工作系列述評之三》,文中強調內需是穩經濟的主力,但在解決的手段上依然將著力點放在基建投資拉動消費的老套路上。

5月5日,新華網繼續發文強調穩市場主體,指出14部門出台43項政策聚焦餐飲業、零售業、旅遊業、公路水路鐵路運輸業、民航業等聚集性接觸性行業,進行紓困,並說截至4月28日,財政部面向全國已辦理微型企業存量和其他行業增量留抵退稅6256億元。

美國直接發錢給百姓,中共一毛不拔,遭學者反對

內需疲軟,就是因為百姓口袋裡沒錢,刺激內需最好的也是最內生性做法就是提高百姓的可支配收入。在遭受疫情衝擊,失業率大增,百姓數月收入銳減,需求急劇萎縮的特殊情況下,直接給百姓發錢也不失為一個特殊情況的刺激經濟應急手段。

2020年4月,川普給2億美國人每人發了1200美元,美國股市出現反彈。12月又斥資9000億美元直接發給美國人。2021年拜登上台後制定了3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其中包括給美國百姓發1.9萬億美元。美國政府直接給百姓發錢的確刺激了消費支出,在一定時期內使美國經濟得到強勁復甦。2021年美國GDP增長率為5.7%,個人消費增長了7.9%,消費者支出約占GDP總量的三分之二,成為美國經濟增長的主力。

中共一直不直接發錢給百姓,理由是印鈔發錢是短期行為,引發通脹,得不償失,按照胡錫進的話說,就是每個人都發錢,就等於都不發錢。另外一點,有些御用學者認為百姓拿到錢說不定存起來,也不花。

但很多學者並不同意中共的看法。從2020年至今,中國不斷地有學者業內人士呼籲中共直接給百姓發錢,一方面是紓困,更主要的是刺激經濟。2020年,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就著文呼籲發錢發現金,並批判中國人發錢會儲蓄的觀點,認為低收入者月不敷出,拿到錢巴不得去消費。姚洋還認為中國發消費券實際是發折扣券,不滿門檻得不到補助,刺激經濟非常有限。

今年2月,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更是指出,減稅降費會因中小微企業盈利狀況不同而產生的「倖存者偏差」,使得這一措施效果打折扣。沈建光批判發力基建會加劇債務負擔攀升、邊際效益遞減等不利因素。沈建光還稱,中國去年財政全年支出增速低於收入增速約10個百分點,2021年前三個季度的財政赤字率為近六年最低,財政存款處於超5萬億元的歷史較高水平,財政空間完全滿足發消費券給百姓。建議中共大陸學習香港發消費券,扭轉經濟下行趨勢。

鳳凰財經2022年4月報道,北京光華學院院長劉俏指出,很多微小行業經營者特別像餐飲等服務業,沒有需求,老百姓對政府發錢這種姿態是特別的擁抱和正向反饋的。劉俏還稱發錢導致財政加槓桿率是偽命題,宏觀槓桿率可能是GDP的2.7-2.8倍,但採用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國家的信用和未來預期做考量,假如它是3倍或者4倍GDP,這種情況下這個槓桿率的判斷就不一定成立了。因此他建議,「發錢是可以考慮的一件事情。」

中共在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期間,全國杭州、深圳等地有上百個地(市、縣)先後實施了超500輪消費券計劃,其消費乘數在3.5-17之間。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沈俏蔚教授通過在杭州和廣西等地的調研結果表明,政府發消費券並不擠出之後的消費支出,意思就是消費者不是把日後的計劃支出提前買單了,發消費券不會造成後期消費支出下降。另外,研究還發現,貧困地區發消費券,其邊際消費效果(消費乘數)比經濟好的地區要大,消費券承兌設計越簡單,刺激消費的成果越明顯。

既然直接發錢,甚至只發電子消費券都能起到提振經濟、刺激消費的作用,諸多學者在今年五一小長假前就呼籲中共發錢,以抓住黃金消費時機,中共為什麼不發錢給百姓呢?筆者認為有如下原因。

東西方體制之爭,不抄西方作業

發不發錢給平民百姓,這在中共那裡不是一個經濟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是一個與西方制度進行較量的政治比較優勢問題。在疫情政治等系列相關問題上,中共是堅決不抄西方作業的。

2020年、2021年的中國網絡上就充斥著美國發錢是濫發鈔票,製造通貨膨脹,向世界輸出通脹,割世界人民韭菜等言論。李稻葵直接稱西方發錢是「簡單粗暴」,並把美國發錢等同於「唯收入論」的共同富裕路徑,並批判美國街頭流浪漢多,共同富裕不解決精神層面問題,美國人精神空虛。這就是中共御用文人為迎合中共政治意圖的強拉硬拽。

中共不給百姓發錢,還為了掩蓋一個問題,就是基尼係數。李稻葵說,「唯收入論」就會簡單地把中國的基尼係數和國外進行對比,來衡量兩個社會是否健康或者先進,這沒有什麼意義。李稻葵的話透露了一個中共的擔憂,擔心中國百姓通過比較基尼係數而對中共不滿。中共的基尼係數在2004年就達到0.47,接近危險邊緣,之後的很多年一直不公布了,就像官員財產一樣,不予公示。

中共不給百姓發錢,相反還大撒幣,幾年疫情,不但給世衛組織4萬億,還搞口罩外交、疫苗外交,低價或白送給國外。

一旦藏富於民,中共總是很擔心

靠基建拉動經濟,在整個中共體制內從上到下,能夠形成政策性共識,一方面能彰顯國家投資的力度,大政府的魄力和能力,社會主義經濟體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那一套。另一方面,大大小小的官員們又能貪腐發財了,錢在自己手裡,才有耀武揚威的感覺,「要想富,就修路」。

中共從來就沒有給民眾發錢的習慣與願望,只有割韭菜的慾望,大撒幣的習慣。在沒有形成高度的政治性政策之前,是不會發錢的,脫貧可以發錢,數字假脫貧,脫完貧之後就再也不發了,這是政治需要,也是政績。但直接給百姓發錢刺激消費,還不能形成政策共識。

前段時間,任澤平提出央行加印2萬億建立生育基金,用10年時間多生5000萬孩子,並稱發達國家鼓勵生育的生育補貼、家庭福利平均大約占GDP的2%-3%,中國2021年GDP預計110萬億,所以2%-3%就是2萬多億。任被中共批判是譁眾取寵,之後被禁言。有學者提出,將政府搞大基建的3萬多專項債拿出個1萬億,建立生孩平價住房基金,鼓勵生孩,解決生孩住房難問題,中共擔心會拉低房價,衝擊房產業,予以否定。

套句網民的話說,「土匪給被劫者送錢?他們只會搶錢!」

特權經濟,中央層面統一發錢很難實施

另者,中共經濟是特權經濟、權貴經濟。全國由中央統一發錢,人均一個數,還是三六九等?中共高官、退休高官,省部級廳級幹部們和百姓一個樣嗎?還是按可支配收入、貧富差距來發,如何界定?這裡面涉及一系列經濟之外的政策性糾紛。以權貴為中心來分配的話,達不到刺激經濟的作用,他們拿到錢並不一定消費,如果消費,他們和普通民眾的消費偏好不在一個檔次,起不到廣泛拉動經濟作用。

所以,2020年,杭州發消費券就根本不界定,讓民眾在規定時間裡搶,誰先搶到算誰的。按照某學者的話說,富人不屑搶,就讓窮人搶吧。大家心理也就平衡了。單個城市可以這樣做,全國範圍都刷手機搶錢?

全國性發,基數大,14億每人800元,就1萬多億,每人1500元,就是2萬多億。現金邊際消費傾向值在0.3左右,且是剛需商品,彈性較小的商品,發電子券邊際消費傾向值在3-17之間,而且是需求彈性較大的商品。現金貨幣能還房貸,但對經濟無拉動,中共不會幹。發電子消費券,地區性的,地方財政解決,中共有可能會幹。

給民眾發錢,錢從哪兒來也是問題。地方政府2021年末的債務餘額30.47萬億元,2020年的隱性債務已經高達43.8萬億元,總債務率接近250%。靠央行印錢發,弗里德曼曾說,通脹問題始終是個貨幣問題。本來能源短缺、俄烏戰爭引發的大宗商品價格就已經攀升,2022年一季度,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8.7%,其中3月份環比上漲1.1%。印發貨幣導致財政支出貨幣化後的通脹加劇,CPI與PPI同時高企,形成巨大的泡沫,一旦刺破,又會引發經濟震盪。

清零政策限制,物流中斷生產鏈割裂,發了錢也花不出去
發現金也好,電子消費券也好,需要一個社會開放的環境去出行旅遊、會友聚餐、購物消費,就是封鎖在家裡刷手機下單,也還需要快遞小哥、物流暢通才能完成消費支出。但中共的清零政策嚴重地阻礙了居民的消費支出行為。

中共文旅部數據測算,4月30日-5月1日5天小長假期,中國國內旅遊出遊1.6億人次,同比減少30.2%;國內旅遊收入646.8億元,同比減少42.9%。這還是假定數據真實的情況下的數據。

中共統計局消息,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659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3.5%,為2020年8月以來首次負增長。

紐約時報中文網4月15日援引日本野村銀行估算數據,中國目前有45座城市,全國三分之一人口,約3.73億人處於某種形式的封控之下。相關城市每年貢獻GDP高達7.2萬億美元,占中國GDP的40.3%。

日本野村銀行估計還是保守數據,中共很多城市已經實施不同程度的封控,只不過宣傳口徑隱晦。據網易中共病毒疫情地圖5月5日數據,中國目前仍有陽性確診病例的有158個城市。一旦出現確診,所謂「社會面清零」,即封控、管控或防範等封鎖手段是絕對避免不了的。

結語:毀掉你的現在

中共為何不直接發錢給百姓擴大內需,搶救經濟?原因很簡單,就是它既無心也無力去做這樣的事情。

能騙一天是一天。中共總是鼓吹有個輝煌的過去,許諾你美好的未來,目的是要毀掉你的現在。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