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美國滯脹已經到來

(大紀元專欄作家Gary Brode撰文/曲志卓編譯)

今年二月,我們寫了一篇文章討論滯脹。滯脹是高通脹與經濟負增長相結合的罕見組合。我們在本文中表達這樣一種觀點,即通貨膨脹率被低估了大約100%,實際上處於百分之十幾的水平。此外,我們注意到,一旦考虑到庫存補充和被低估通貨膨脹的金額,對第四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進行調整之後,實際的GDP增長為負。

我們的結論是,滯脹不是隨著未來經濟下行的可能性,而是美國實際正在發生的事情。真相被不誠實或誤導性的政府統計數據所掩蓋。

上週,第一季度GDP估計值為負1.4%。我們認為,這個數字被「去庫存化」(商店貨架上的商品減少)低估了約0.8%。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私人庫存庫存增減變化的淨值為零,所以我們會為此調整GDP。

正如我們不認為節後補充庫存增加近5%是對經濟增長的真正補充一樣,我們也不想因為商家在本季度的銷售額超過購買量而低估第一季度的業績。對私人庫存進行調整後,調整後的GDP數字為負0.6%。仍然不是很好,但不是災難。

當我們審視GDP數據中的通貨膨脹調整時,真正的問題就來了。這個類別,稱為「國內購買總額」(Gross Domestic Purchases),增長了7.8%。我們已經在本報上多次指出,由於低估了食品和住房成本的增加,官方通脹數據被低估了至少8%。

對此的另一種觀點來自一個名為Truflation的基於區塊鏈的定價跟蹤器。該指數顯示目前的通貨膨脹率為12%。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第一季度GDP的通脹調整被低估了,大約在4%(Truflation指數)和8%(深度知識投資估計,the Deep Knowledge Investing estimate)之間。

基於上述情況,我們對第一季度實際GDP的估計介於負4.6%至負8.6%之間。這將是連續第二季度出現經濟負增長,這是經濟衰退的官方定義。再考慮到官方公布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為8.5%,非官方公布的CPI大致在兩位數的範圍內,我們可以說連續第二個季度出現了滯脹。

對公布的統計數據持更積極態度的人指出,消費者支出增加,就業市場強勁。雖然理論上這個說法是正確的,但我們有不同的解釋。消費者支出的增長大部分是由於價格上漲造成的。花更多的錢買到更少的東西並不表示經濟強勁,即使這意味著消費者支出增加。

任何一個在過去一年裡去過超市的人都能直觀地理解這一點。我們已經建議讀者儲備糧食,並警告說,由於烏克蘭戰爭和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未來的糧食價格將會上漲。

就業形勢也很複雜。的確,現在的失業率很低,許多美國公司正試圖僱用合格的人才。職位空缺已經超過了失業人數,這些額外的選擇正在賦予求職者定價權。從評估經濟的角度來看,較低的失業率和較高的工資聽起來都相當不錯。

同樣,雖然我們承認這對那些認為美國現在經濟狀況健康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觀点,但我們也要反駁,總的來說,工資增長一直低於通貨膨脹。簡單地說,即使工資提高了,普通美國家庭能夠購買的東西也減少了。所以,以物質商品衡量,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在下降。

上述情況的分布不是均衡的。例如,對於在過去幾年中擁有房屋並以優惠利率再融資的人來說,房價的大幅上漲不會影響他們的家庭預算。對於任何租房的人,或者現在需要買房並且面臨高房價和不斷上升的抵押貸款利率的人來說,他們在典型家庭支出的最大類別中面臨著巨大的成本增加。

對於最近需要購買新車或二手車的美國人來說,他們看到車價大幅上漲,花很多錢,但是沒有太多選擇。最後,對於低收入家庭來說,食物占家庭預算的很大一部分,我們之前已經對官方統計數據表示懷疑,官方統計數據顯示食品通脹率處於高個位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它要高得多。

我們的觀點是,人們在失去購買力的同時,花費更多,這並不是經濟健康的標誌,儘管它似乎增加了總體GDP數字。最後,我們有巨大的通脹數字,我們認為這些數字被低估了。我們有一個季度的官方公布的經濟負增長。如果考慮庫存儲備和通貨膨脹,負增長實際已經持續了兩個季度。我們早在二月份就說過的滯脹現在應該對每個人都是顯而易見的。◇

作者簡介:

加里‧布羅德(Gary Brode)在對沖基金行業工作了三十年。最近,他擔任銀箭投資管理公司(Silver Arrow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管理合夥人兼高級投資組合經理,該公司專注於多頭對沖基金,提供基於期權的對沖。2020年,他創建了Deep Knowledge Investing。這是一家研究公司,與投資組合經理、RIA、家族辦公室和個人合作,旨在幫助他們在投資組合的股票部分獲得更高的回報。布羅德的作品曾在《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和《巴倫週刊》(Barron’s)上發表,也曾在CNBC、彭博西部(Bloomberg West)和RealVision上亮相。

原文「Stagflation Is Here」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