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造就暴發戶 北京新檢測公司遭質疑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5月15日訊】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復燃之下,大規模核酸檢測常態化已成為中國防疫政策的標配,相關企業大發橫財。有經濟學家警告,當心公共防疫政策被特殊利益團體「綁架」。北京近日有一家新成立的核酸檢測公司遭到質疑,被稱「為北京大規模核酸而生的公司」。

中國大陸一批大小城市近期相繼爆發新一輪嚴重疫情,中共當局堅持實施「動態清零」政策,除了大範圍封鎖以外,反覆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已經常態化。這種防疫方式雖然重創了大批中國企業和在中國設廠的外企,但同時也使得與防疫政策緊密相關的一些產業得以大發橫財,核酸檢測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行業之一。

頻繁大規模核酸檢測造就中國新型暴發戶

今年5月9日,中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正式要求各大城市建立起步行15分鐘核酸「採樣圈」,以拓寬監測範圍和渠道。

而據公開的資訊,截至5月5日,已經因疫情封城一個多月的上海市,已在全市布局設置常態化核酸採樣點9021個,其中4500多個核酸採樣點已經布設完成開放;杭州也宣布將設立1萬個免費核酸採樣點,全市日均配置採樣人員達到8000人以上。而這樣的操作,對核酸檢測企業而言真可謂一大利好。

據《經濟學人》的報導,在5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矢言堅持清零,堅決與一切質疑、「歪曲」清零政策的行為作鬥爭以後,生產核酸檢測劑的浙江迪安診斷技術集團(簡稱「迪安診斷」)的股價隨即暴漲逾10%;另一家檢測劑製造商廣州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連花清瘟膠囊生產商以嶺藥業的股價也大漲。

《中國的清零產業複合群》一文中引述東吳證券一名分析師推估,以此步調,今年中國核酸檢測的開支將達1.7兆人民幣,約為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該文還指出,今年第一季,「迪安診斷」的淨利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120%,而廣東普凱生物科技更是增加近200%。

文中更披露,在兩年多的疫情期間,生產檢測劑的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創辦人梁耀銘成為了億萬富豪;華大基因創辦人汪建的持股價值則已從2019年的逾3億美元暴漲至20億美元,該公司市值漲至40億美元;「迪安診斷」董事長陳海斌持股26%,價值已逼近10億美元。

北京新瑞學院經濟學家管清友近日也在中國社群媒體發文警告:要當心特殊利益團體「誤導與綁架」中國的公共防疫政策,而這些殊利益集團的企業最終恐會創造出某種類型的「軍工複合體」。這篇文章發表後不久即遭刪除。

核酸檢測常態化催生新公司 北京朝安醫學檢驗所遭質疑

中國核酸檢測常態化工作全面鋪開後,不少地區開始緊急招募核酸採樣人員,與此同時,一批新建核酸檢測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其中,北京市一家名為北京朝安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簡稱「北京朝安」)因成立的時間點太過「精準」,而且啟動運作時間超短,引發輿論質疑。

「天眼查」發布的資料顯示,「北京朝安」成立於2022年4月26日,註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檢驗檢測服務、醫療服務、第三類醫療器械租賃、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中藥飲片代煎服務、藥品生產、藥品批發、藥品委託生產、藥品進出口、藥品零售等。

這家公司僅有兩名股東,3位高管。其中,大股東徐野持股90%並兼任執行董事和經理;二股東李景財持股10%,任公司監事;剩下的一位高管便是財務負責人王斯微。資料顯示,這3個人均只任職這一家企業。

外界注意到,北京市剛剛於4月25日發布通告,宣布「朝陽區部分區域提升管控措施」後的第二天,「北京朝安」公司就工商註冊被批准了, 這樣的「精準」度令眾網友大為驚歎。更蹊蹺的是,有網友在微博晒出一張核酸檢測的圖片,顯示該公司於5月9日便已參與北京核酸檢測工作,這意味著「北京朝安」被批准成立後,只用了8個工作日就拿到了前置審批。

據中國財經類媒體《國際金融報》5月13日報導,由於COVID-19病毒具有高傳染性,相關的核酸檢測實驗室一般需要擁有P2級別的相關資質,通常是牌照准入;而「北京朝安」這類企業,需要有關部門的前置審批通過後才能開展相關業務,而這種審批承諾的辦結時間為20個工作日。

「北京朝安」竟然能在短短的8個工作日內,就順利通過審批取得相關的資質許可,引發了外界的質疑。

中國網絡社交平台上,針對「北京朝安」的質疑之聲此起彼伏:「北京朝安」審批走的是綠色通道嗎?這個公司是怎麼加入到衛健委的名單裡的呢?該公司的檢驗資質值得信賴嗎?這家公司是從什麼渠道獲得業務的?承接政府防疫的核酸檢測項目,難道不應通過政府採購招標並進行公示嗎?

事實上,最近兩三年,像「北京朝安」這樣新成立的核酸檢測企業並不在少數。

據《國際金融報》的報導,自疫情爆發之後,中國的醫學檢驗相關企業(或機構)的數量不斷增長:2021年,全年新增437家;2022年從1月1日至5月11日,新增220家。截至目前,中國共有2400家醫學檢驗相關機構,其中有近40%成立於最近3年內。

(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范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