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告: 海外留学生们 千万记住

【新唐人2010年5月22日讯】对于跳楼的浙大涂序新博士,我想说一句话,不管多么绝望,中国就是这样,要么接受它,要么离开它,无论如何,请不要对自己绝望。只有生命留着,中国才有改善的希望。

还有,对于那些有门路有关系回来又发展得相当不错的海归,你们自己好就好了,请不要误导害人。

对于其他还没回来且打算来中国高校就职的海外留学生,缘于自己的经历,也有一些话要说。

说实话,因为父母的关系,我们从出国开始就是打算破釜沉舟一定要回国的,08年回国前我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家人团聚和自我发展向来只能选一头,父母的时间没我们多了,我们相信即使刚开始起点低点,为只要沉得住气慢慢熬,凭自己的能力总有出头的一天,可中国的事情,向来只有更坏没有最坏。回国后的事情发展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哪怕是最坏的打算。

一个海归,如果你拥有的只有优秀和能力的话,回国最好三思。一个大学可以因为某个人是个牛海归而给特殊待遇(上百万)进行引进,但也可以同时告诉另外一个哪怕是比他强10倍的海归,我们不需要人,编制满了。一所大学招老师夸口来应聘的名牌大学博士生是10个里面挑一个,非名牌大学的博士看都不看。结果招了一个普通大学的硕士或本科。在中国这种事情见怪不怪。

一个海归回国拿到了好的待遇,其他海归如果比他强很多就以为自己至少也能拿到更好至少差不多待遇和工作条件的时候,请别忘了这里是中国,相关部门给待遇需要的是“有能力”这个借口而不是一个人的真实能力。我们当时也没有想明白怎么国内待遇这么好还是有那么多优秀的留美博士一心滞留海外?真的是崇洋媚外吗?不是,而是他们回来根本没人理睬。你有才撒,我不稀罕。这就是中国的“牛”,中国某些领导和部门的“牛气冲天”。那些被稀罕的海归之所以被稀罕不单纯是因为他们有海归身份或能力,而是因为他们是关系背景和海归身份的结合体。别看中国官方上下一致漂漂亮亮地说什么“重视人才” 啦,都是忽悠不知情的人的。没背景的人才放他们那就好比孙悟空上天,施舍一最小的弼马温头上还死死给你扣无数个贪婪无知又自大的马天君。所以人才来了又走了,而对自己抱有最大自信、对中国抱有最美好期望的这位,绝望自杀了。

以下是我根据我和老公经历总结的几个认识误区。

1、国内高校的工资收入都不高,大家主要靠隐性收入,只要有能力就可以拿项目,靠隐性收入即使工资不高生活也能不错。错!

隐性收入是很多,可都不属于你。不要看到那些院长副院长们有几套房子别墅开奔驰宝马,自己能力背景更强就以为自己也能和他们一样。隐性收入不属于你,也不属于普通老师,哪怕一般的教授博士。尤其是新回来的海归,想都别想。

海归博士回国进大学(中部),每个月的收入拿到手的只有两千来块,真的只有这么多!以后即使有涨也别指望太多,如果你现在擅长的只有学术研究的话。而几年后你可能连这个唯一的能力也丧失殆尽。我听朋友说起过的一个老海归,怀着满腔热忱回国,让他当院长他说我要专心做研究,只要当教授。结果来了没多久经费被削减,实验室被瓜分,自身无法更新,多年都一事无成地窝着。有权可以没能力,但有能力必须得有权那能力才有用。如果你没权没人脉,赖在美国都比回来强,至少可以搞个自己的房子住,基本生存有保障。

2、我有能力还怕拿不到项目拿不到钱?有项目不就有收入么?错!

拿项目不是那么简单的。

一个国内博士生,读博期间和导师一起出了不少文章,算是比较有才的了,工作后申报省级项目,报的一般项目(资助一万),院长根据可靠途径打听确切了因为报告写得好,专家们决定将他的一般项目升成重点项目,资助四万,这事已经基本定下来,只差发文了,所以院长就高高兴兴提前在院里正式公布了。院里一个资深教授知道后不知道用的什么途径赶紧递上去一份申请报告(早过了截止日期了,大家都知道当初他没报)。结果最后他搞到了这个重点项目,博士生最后什么项目都没有拿到,第二年博士生再把同样的项目申请交上去,学校一关都没过得了(不知道那个教授用的直接就是他的项目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每次看到那个教授还得毕恭毕敬。这是我听我的好朋友说的,交往多年以我所知道的她的人品绝对不至于撒谎。这事是她亲身经历的(不是她)。

不要以为项目那么好拿,很多项目都是有名额限制的,管你是新来的海归还是天上下来的神仙没有人脉就别想闯过学校这关把项目报上去。

如果你从来没有拿到过省级项目、或发表很多有影响的文章,国家项目就更是想都别想。而且讲师必须有2个以上教授推荐才有资格申报国家项目,否则管你新来的海归还是天上下来的神仙都别想有机会把项目报上去。从国内讲师的定位和科研条件来看,根本没办法做研究,对于海归博士,他们所受的教育和学术水平,给国内讲师是种赤裸裸的羞辱。不要以为委屈能求全,要有心理准备,高能低聘只会人人得而踩之,根本没有尊严,没办法做研究,没办法做到学术自由的。

国内的博士相比之下比海归好点,毕竟还有导师和一些人脉。发文章等各方面还有点好处。

希望凭自己能力拿项目的海归,回来肯定会绝望。

3、我科研能力强文章很多职称肯定不难上去?错!

还是那个博士生,评职称的时候,因为成果多,人家说,这样的成果,评教授都够了。结果副教授没评上。第二年得人指点赶紧送钱才过。

天真的你可能以为你科研够多水平够高够资格了,可总有些条件是你满足不了的。博士凭副教授,论文之外,你的有项目,你得工作满2 年,你得在本地交足一定时间的社保(还有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规定就不一一赘述了),你得上满多少课时的课,如果系里课时不够的话,因为没有背景和关系,新来的海归就可能得先做做新生班主任,带几个毕业论文,做做校报编辑或摘要的翻译,很多都不算课时的,你可能积十年也积不够他们要求的课时(新海归博士在系里没得专业课教只给教专业公共课甚至英语课在中国大学是很正常的)。也就是说,你可能永远都满足不了评副教授的要求。而且,因为评教授副教授有名额限制,即使你满足了所有条件,还是可以不给你评,所有没关系的就只好靠边站了。就像前面说过的那个博士生,项目泡汤副教授没评上是没有人给过他任何说明的。

当然你可以慢慢熬,如果你安心熬个五年十年评个教授再大展手脚,那就回来把,但相信我,这五年十年你多半是要废掉的,因为你没有办法做你的研究的,不信你就回来试试。扣除各种乱七八糟的杂事,光报一次帐的手续和折腾就可能花掉你一个星期,即使你用的不过是自己的科研启动费。 (某些大学可能好点)。还得面对财务室工作人员无尽的白眼和讥讽。

希望凭自己学术能力评职称的海归,回来肯定会绝望。

还有,关于评职称的文章。

管你发的是什么国外杂志,只要不是《science》《nature》,都拿你算当国内一篇普通cssci,(有的可能是装傻,有的可能是真不知道)。有关系的,在国内烂杂志发几篇出钱的文章评上了副教授,你被刷下来是因为你发的sci数量没她多。你也想发烂文章或者把自己的好文章往烂杂志发?且不说你是不是愿意承受这种羞辱,没门路还真发不了。各大杂志真正从来稿中间挑选并发表的好文章数量有 10-15%的就了不得了,其他都是有门路的,还有一部分是名教授的约稿,没办法,中国留给最优秀的新人才的表现空间就只有这么一点点。而且很多杂志是一看职称是讲师就直接进垃圾桶了。因为所发文章人职称为讲师者,学校为非“大学”者会直接影响并降低杂志的档次和排名。

4、只要我有能力写得出好文章害怕没地方发?错!

如果你拿不到项目没钱没试验条件没资料没对外交流,有能力你也没处使,怎么可能出顶级好文章?在中国,好文章不一定能出,发文章不一定要好文章。发文章要什么,我想不用我再说了。

或许有些片面,可就我自己所经历和认识的看来,在上层权利和利益的分配与争夺中,这已经是一个丧失了信誉和道德底线的国家。我爱这里,因为这是我的祖国,我恨这里,因为这是我的祖国。唯一让我觉得安慰和值得的是我的亲人和学生们,还有身边那些勤劳而善良的普通人。如果你们愿意不计得失为他们做点什么,就回来吧。

国内现在的生态,的确不适合有才能却没有背景(或超强发掘背景能力)的个人发展,对于只擅长学术研究的留学生,如果你是一棵树回来可能只能长成一株草,当然,一株草也是贡献。如果大家有报国之志我建议大家最好还是在国外把成果做好了再捐回来。如果最终像浙大的那位一样绝望跳楼就真的太可惜了。

可能是我们的运气糟到家了。就我们所经历的两桩,国内的校长院长说话基本算不得数的,尤其是那个答应得最爽快的就跟放屁样的(也有两位海归院长感觉他们说话相当实在而且有诚意,但因为种种原因且当时太想回到家乡父母身边没有进一步走近,如有冒犯请多多原谅),国内现在招海外博士基本是让你回来报到了什么都搞好了后再正式签约,没有学校肯在你正式报到并体检之前正式签约的。签约的时候你就会面临第一次待遇折扣,这时候,尤其是你拿到两个月工资以后,你多半会发现你真正得到的和当时你们谈条件的时候你认为你可能会得到的是天差地远。你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口中的你的真正工资其实只有几百块,把他们说得好听的各种额外待遇加上去总共才两千来块,自己一个人都很难养活。你可能以为自己拿到了“优待”,最终却发现待遇其实跟国内博士一样。在美国呆久了会不知不觉培养起对人和社会的信任,但请千万记住,在中国的利益纠缠中是没有信誉可言的。

──转自网络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