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中国稀土霸王的尴尬

【新唐人2010年11月11日讯】“中国制造”是个常见的标签,不过最近国际稀土行业人士看到它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甚至日本的部长,美国的两会议员以及军方将领和对冲基金,也相继不约而同的去翻阅化学元素周期表,有人甚至说,“中国限制出口稀土,是导致日本在撞船事件中屈服于中国的杀手锏”,中国正把“稀土资源武器化”。当时中方企业以系统故障为名,停止了对日本的稀土出口。

高科技的维生素

目前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95%以上。稀土是指元素周期表中钪、钇和镧系元素等化学元素的氧化物等化合物的共同俗称。全世界已知有约9261万吨稀土矿,大部分在中国,其中内蒙古包头市的白云鄂博混合矿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稀土矿。其余国家包括美国、独联体、澳大利亚、印度等,但欧盟和日本基本没有稀土资源。

这些元素被发现时人们以为它们在地球上分布非常稀少,其实它们在地壳内的含量相当高,含量最低的“稀土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金甚至还要高出200倍。不过由于分布分散,具有开采价值的矿区还是不多。稀土常为称为“高科技的维生素”,如今汽车电瓶、电动马达、高效能灯泡、太阳能电池、风力涡轮等清洁能源,乃至雷达、声纳、巡弋飞弹、雷射等现代化军备,没有稀土,根本无法生产。1992年邓小平曾说:“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中国部分稀土矿区分布图。(网络图片)

美国立法促进本土生产

9 月30日,众议院以三百廿五票对九十八票通过《稀土及关键矿物再生法案》,决定五年斥资七千万元美金展开各种相关工作,以建立长期、稳定、可持续的稀土供应体系;不但要“探测、开发、及恢复美国稀土矿业”,也要“改善有关稀土之提取、处理、使用、回收等技术”,并应检讨相关法令,以消除诸如投资障碍等困扰,以加速发展。

与此同时,参议院也就提案编号为第三五二一号的《稀土供应之技术及资源转型法案》举行了首场公听会。会上美国能源部主管政策及国际事务的助理部长桑大劳表示,全世界的稀土蕴藏量,中国占了37%,美国占15%;一直到八○年代末期,美国仍执全球稀土产业之牛耳,可是由于开采成本太高等因素,逐渐式微。

据香港媒体报导,20多年位于加州的芒登帕斯稀土矿每年可产2万吨稀土,几乎相当于当时世界年总产量的 1/3,美国成为1980年代全球最大稀土供应国。但1990年代后,由于中国大量出口廉价的稀土资源,美国逐渐封存矿山资源,2000年关闭芒登帕斯稀土矿开始进口并囤积中国廉价稀土,目前美国9成以上稀土由中国进口。

中国开始限制出口

日本也采用了同样的囤积政策。90年代后,中国在低廉的开采成本和几乎没有环境保护成本的情况下,以廉价的稀土垄断了全球市场。日本大量进口中国稀土,目前日本储存的稀土甚至已够用四五十年。另外,日本还到中国进一步加工稀土并再次出口,获得利益竟然远大于中国。

据九八年美国矿务局提供的最新数据,因过度开采和廉价出口,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的比例,已从过去的56%下降为34%, 降低了22%,于是中国从零七年起逐步规划并限制稀土出口。

零九年,中国 对稀土设定了全球出口配额。二零一零年三月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上,商务部曾透露,本年度稀土出口总量最高额在三万零三百吨,比零九年下降四成,据知下半年只分配了七千九百七十多吨。不过据官方推算,零六年至零八年,每年都有几万吨稀土被走私团伙以各种手法偷运出国。

开采稀土,对水土保持破坏极大。(网络图片)

中国面临的尴尬

面对中国的出口限制,有西方人士从商业的角度分析这种人为的限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文章称,“如果是作为外交手段而限制出口,那就是一种冒险行为”。想想俄罗斯把天然气用作外交工具的前车之鉴吧。乌克兰遭遇了天然气中断,但在欧盟帮助下渡过了难关,而俄罗斯的市场份额从28%下降到不足25%。石油输出国组织 (欧佩克)曾以石油为武器,提高油价和地缘政治热度,结果鼓励了新供应渠道的开辟。自1973年首次禁运以来,这家卡特尔组织的市场份额就从来没有回到那一年达到的51.2%。

目前中国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环境污染。今日的白云鄂博早已不存在昔日草原的浪漫,满目苍凉的土地上一片狼藉。为了开采地下矿产,相当于4级地震的爆炸经常发生,村里的水因为污染已经无法饮用,八个村庄已全部迁走,附近的一个湖被1.6亿吨的尾矿水污染,其稀土含量竟在 5%以上,被戏称为“稀土湖”。该湖天干风强的时候会刮起放射性扬尘,废水外渗又造成了周围土地盐碱化。由于离黄河不远、又处在地质断裂带上,给当地构成巨大威胁。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 转自《大纪元》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