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为中国债务前景敲响警钟

【新唐人2011年4月14日讯】(美国之音报导)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将中国的长期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的展望从稳定调降到负面,并且警告说,中国国有银行大规模放贷可能为政府制造或然债务。尽管有相当广泛的意见认为,中国手中现金充裕,不会出现债务问题,但一些分析人士告诫,中国银行系统的问题对国家金融状况的影响不容忽视。

惠誉当天还确认中国的长期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为“AA-“。外币方面,这家评级机构还确认中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为“A+",评级展望为稳定;同时确认中国短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为"F1″,国家上限评级为"A+"。

惠誉亚太主权部门负责人安德鲁科尔克霍恩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负面展望反映出对主权或然债务规模,以及近几年银行大举放贷导致宏观金融稳定方面的风险在升高。而在房产价值攀升,以及通胀环境中,则尤显如此。”

中国银行去年发放的新增贷款规模达到7.95万亿元人民币,帮助经济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复苏,但同时也推高了房产价格。

惠誉说,由于对贷款品质的担忧,加上资产负债表外信贷量的增长,中国银行坏账率可能升高到15%到30%。

科尔克霍恩在一个电话会议上说,惠誉有证据显示,通过资产负债表外,以及经由其他不大正规的管道流入经济的信贷量在增长。他说,这让人担心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可能在降低。

他说,中国的银行系统在今后三年时间里可能明显恶化,进而会在国内导致信心丧失,并对经济造成伤害。

科尔克霍恩将中国的银行系统称作为一个“庞大,相对虚弱,而且快速增长的系统。”

有相当多的人或许对惠誉的警告不以为然,认为就算有人尽皆知的银行系统问题,单凭中国口袋里塞满的现金,也不至于让它陷入债务危机。

但是,有分析人士指出,惠誉只是点明了一个事实,就是一个国家的金融状况是和其银行系统密不可分的。

宏观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国际(Capital Economics)的资深中国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说:“我认为中国的政府和投资者都不会笨到对惠誉提出的这个基本道理视而不见。我想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中国的金融状况,再对整体经济的前景做出判断。”

惠誉亚太主权部门主管科尔克霍恩在电话会议上对媒体说,中国地方政府层级缺乏透明度,以及它们到底借了多少钱,也是让人担忧的一个问题。他说,一旦不良贷款率达到30%,用于解决坏账的资金涨至GDP的30%,也并非难以想像的事。

科尔克霍恩说,惠誉认为,对银行系统提供某种主权支援是必要的。

不过,也有经济学家对惠誉关于中国银行系统的评论持有不同看法。彭博社的一篇报导说,美国银行美林的几名经济学家说,在今后两年里,中国出现系统性银行危机的可能性非常小。这些经济学家在一份电子邮件中写到,谨慎是一回事,夸大危险则另当别论。他们认为一些评级机构应该在运用模型预测中国银行出现危机的可能性时更为仔细周全。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