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92周年 北京静悄悄

【新唐人2011年5月4日讯】今天是“五四”运动92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是中国思想文艺复兴,但在今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等冲击下,“五四”运动发源地北京,对“五四”显得格外低调。

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发源地,曾是中国近代史上思想最活跃的学校之一。但昨天在北大校园,仅有一张周日(8日)一场交响乐音乐会的海报提到“五四”。

“五四”精神领袖之一的胡适在北大校园内毫无印记,而精神领袖蔡元培塑像被安置在未名湖畔树丛中偏僻一角,几天前曾有人敬花,现已枯萎。花束中夹着一张字条留言“洋洋北大、拳拳赤子、五四精神、永放光芒、反贪反富、任重道远、斗争到底。”署名是“猴小戏作”。

中央社消息,北京学者表示,当代中国大陆年轻一代很少愿意关心政治,“多数年轻人根本不敢表达”。“五四”是追求普世价值,“不是追求国家强大,而是形成公民社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夏业良认为,大陆当局并不承认民主、科学、自由等普世价值观,“其宣传和历史并不一致”。

他说,“五四发生于辛亥革命之后,但孙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百年至今连基本使命都未完成。”

不愿透露姓名的北大学生说,当前大陆学生精神缺失、思想束缚,在校园里有“思想警员”监督学生,导致很多学生不敢表达。

这名学生认为,“历史需辩论,但激辩历史活动多因敏感被取消。日前,几间高校(大专院校)欲举办辛亥百年辩论赛,也被叫停”。

夏业良说,当前学生不敢表达,比不上“六四”时,“那时学生一腔热血,为理念并付诸行动。我至少很难看出今天的北大学生具备此种精神。20年前的都没法比,又怎能与五四时相比?”

夏业良分析,一代又一代人的牺牲,使得当前学生受到父母“不要触及雷区”的忠告。“批判是危险的,政治不能搞,更不能玩中国的民间政治……这是中国学生现状。”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