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 台湾电影在港掀热潮

【新唐人2011年11月14日讯】(中央社记者张谦香港特稿)最近1个月来,“那些年”3个字经常出现在香港报章上或挂在名人嘴边,而这3个字的由来,是外界对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简称。

这部由台湾作家“九把刀”执导的自传式电影,自10月20日在港上映以来,票房已达到港币5千万元(约新台币1亿9000万元),快追上由周星驰导演及演出的电影“功夫”。

“功夫”于2005年上映,票房是6千1百余万元,是迄今本地票房最高的华语片。至于外语片,2009年上映的美国影片“阿凡达”(Avatar),票房是1亿7800余万元,是近几年来票房最高的外语片。

香港电影业上,周星驰这个名字向来所向披靡,是票房的有力保证。与之相比,“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上映前,其幕前幕后人物在港媒上,都是名不见经传。

不过,恰恰是这部事前名不见经传的电影,有力地吸引着城中每个人的注意,掀起一股电影风潮。

如同上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上映至今,票房直追“功夫”,更大幅超过过往港人拍摄的电影。“九把刀”本人柯景腾和戏中主角陈妍希等,也声名大噪。

星岛日报于13日在“城中热话”专版中报导,“超人气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热爆全城。”

从票房看,这部电影确实已达到热爆水平。但更厉害的是,这部电影引起各界人士共鸣,而正是这种共鸣令它成为广大市民的共同话题。

看过电影的城中名人都说,电影勾起了他们对青春的回忆。艺人谢婷婷近日接受报章访问时说,“那些年”令很多人回想起过去。

她说,“(它令)我记起自己第1次和男孩跳舞的片段”。

看过电影的理文造纸公司的公子李文斌向报章说,“我都是那年代的,好像刚刚才走出校园……”

曾参选香港小姐的钱慧仪说,戏中女主角被多人追求,回想当年,她有此共鸣。

显然,“那些年”的题材勾起了许多港人对青春的回忆,这也是它能够在本地热卖和受到热议的原因。

有人说,人老了才会有回忆。不过,近几年来,香港无论是老人或青少年,却都掀起一阵怀旧潮,舆论形容为“集体回忆”。

这些回忆说起来很抽象,但威力惊人。譬如,前几年政府拆除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皇后像码头时,引来大批民众反对,而带头反对的就是年轻人。

年前在海外获奖的香港电影“岁月神偷”也勾起了市民对戏中场景永利街的眷恋,最终改写了永利街被拆除的命运,被政府列为古迹。

在港人仍然沉溺于“集体回忆”之际,“那些年”的放映,似乎让港人的思忆更加炽热,也应势占据了港人的心扉,激发了对青春少艾的追忆。

有趣的是,“那些年”这3个字也成为一种文化潮语,近期不少评论文章都以此为标题,以吸引读者的眼睛。

在头条新闻的经济版或评论版,“那些年,我们购买的股票”、“那些年,我们购买的房屋”、“那些年,我们去过的地方”,层出不穷。

2009年,美国科幻电影阿凡达在港上映,票房高达1亿7800余万元并掀起一阵热潮,但这股热潮也只限于其本身的拍摄技巧和创作手段。

“那些年”可能难以打破阿凡达的票房,但“那些年”的影响力从电影的欣赏角度延伸至挑动起民众对往事的回忆,甚至成为文化潮语,却是阿凡达无法比拟,也是本地电影界少有的成就。

在南韩电影风潮暂时退消之际,“那些年”似乎取代了“韩流”,在香港括起“台风”。几天后,台湾另一部电影“赛德克.巴莱”接着将要上映,它能否延续刚吹起的“台风”,相信台湾电影界对此是有期待的。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