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房价飙升 成施政和民生最痛

【新唐人2012年10月20日讯】(中央社记者张谦香港特稿)近年来,香港房价持续飙升,冲破1997年的历史高位,成为政府施政及民生最为头痛的事。

根据中原地产近日公布的数据,受美国第3次量化宽松措施影响,本地普通中型中古屋的价格已上升至历史新高,每平方呎价格为港币6500至8500元不等。

以1个700平方英尺(19坪)的住房计算,如果以8500元出售,价格是595万元(新台币2261万元)。

以上只是普通中型中古屋的市场售价,如果是新盖住房,又或是地点很好的中古屋,每平方英尺达到港币10000元左右,相同的700平方英尺住房,售价就高达700万元。

对于当前房市,政府官员无数次表达关注和忧虑。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13日就公开形容市况“奇怪”,呼吁市民“不要恐慌性买楼”,要留意泡沫爆破的风险。

为压制房价,行政长官梁振英于8月30日公布了多项短中长期措施,希望借此解决这个高度困扰香港及政府施政的难题。

而无论是短中长期计划,目的不外是增加土地和房屋供应。

面对房价飙升,愈来愈多的市民无法在自由市场购房,转而申请由政府兴建、以低价出租给低收入家庭的公屋。

张炳良上月公布,6月的公屋等候申请人数达到19万9600人,其中30岁以下的单身申请者近4年来成长超过6倍,累计人数已有4万5700人。

但外界普遍相信,即使民众不满,政府也不敢以极端的手法压制房价,以免重蹈2003年50万人上街的覆辙。

香港主权转移后,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为了打击房价,宣布了俗称“8万5”的房屋政策,即每年兴建8万5000户房宅。

这项政策推出后,刚好遇上亚洲金融风暴,本地房价随即暴跌约50%,令高价买了房屋的业主全部变成“负资产人士”,怨声载道。

2003年,民众对房价下跌的不满情绪到了极点,当年的7月1日,刚好民主派呼吁市民游行,反对政府就基本法第23条制订禁止叛国罪等罪名的公安法,结果有50万人参加。

汲取“8万5”的教训,舆论普遍相信政府不敢再以极端政策打压房价。在此情况下,一些学者相信,当前只能静待泡沫爆破,或是等待全球利率上升及流动资金减少,加上政府的施政,让房价回到合理水平。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