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造笼关虎 谁管笼子的钥匙?

【新唐人2013年1月24日讯】(新唐人记者何雅婷综合报导)近日,中共十八届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上突出表达了当局的“反腐决心”,随后,海内外媒体掀起了关于“老虎”、“苍蝇”、“笼子”的话题热潮。日前,有海外媒体表示:人们当然高兴把权力关起来,但问题是这个“制度的笼子”怎么打造?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更重要的是那笼子的钥匙谁来掌握才能确保不被滥用?

中共官方媒体报导,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1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部署反腐败工作是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据称这次会议意在为未来五年反腐谋划布局,确定基本思路。

据报导,习近平在中纪委全会上的讲话强调了三个反腐的原则:“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老虎、苍蝇一起打”;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纪检监察工作”颇为引人注目,立刻成为海内外媒体讨论的热点话题。

1月23日,海外媒体《世界新闻网》发表评论文章,认为习近平这番表态引起的各种外界的“反应”中,大陆股市上立刻出现的“特定抛售潮”是“最可圈可点的”,一如中共18大后,大陆接连出现的地下资金外移高潮和出现贪官出逃高潮一样,是“正常反应”。

评论表示,人们当然高兴把权力关起来,但人们可能更关心的是,习近平讲的制度的笼子怎么打造?如何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那笼子的钥匙谁来掌握?

文章对即将出台的中纪委“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表示高度关注。

监督权力这把“笼子的钥匙”应该由谁来掌握?

什么样的制度才能把权力关进去的铁笼子?笼子的钥匙由谁来掌管才能确保笼子不被当权者随意打开?这是舆论界关注的焦点。

13年前,江西省原副省长、省人大代表胡长清,因贪污受贿被于2000年3月8日被依法执行死刑。这个省部级高官死前曾说“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对我而言,如同是牛栏关猫,进出自由。”这句话被外界评论为暴露出中共体制,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完全失控的真相。

13年后的今天,习近平想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并三令五申地强调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雷声”是很大,但外界对于最终能下多大的“雨”还是持观望态度。

有舆论认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就是“笼子的钥匙”,而中共独裁统治几十年的铁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共体制内的任何部门或个人都无法真正切实有效地对嚣张的权力进行监督与制约,监督二字不是落空就是沦为权力斗争的工具,所谓“人民群众对权力的监督”则更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根本上没有实质性内容。

分析认为,公民普选舆论监督是公众行使监督权的最直接方式,具有执政党体制内的其他监督手段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中共当局到现在也只是喊喊“权为民所用”这样的空头口号,却绝对不会真正把对领导人的选举权还给民众,因为它很清楚,一旦全民普选,中共立即会被从权力的高台上赶下来。而公众的权利得不到真正的实现与保障,拥有权力者就敢于假公众利益之名而行巧取豪夺之实。

中共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曾高调提出,要“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然而,这个口号喊了多年,中共官场上的实际情况仍然是“越反越腐”、“边腐边升”。

据媒体报导,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涂谦曾发表了一个调查报告,其结论是:“近十年来落马的72名省部级官员中,近八成官员腐败期间职务得到晋升。其腐败领域集中在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而政治领域的腐败主要是买官卖官。”而涂谦调查样本中的72名省部级腐败官员,均来自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共喉舌媒体的报导,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年度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年度工作报告》和各级纪检机关的公开资料。

至于舆论对公权力的监督,在中共体制之下,也是遭遇重重管制与打压,其能发挥的作用也大打折扣,甚至沦落为掌权者用以文过饰非的工具。

当前中共官方媒体虽然也表示呼吁“各级领导干部要善待媒体”,但同时也提出要“善用媒体、善管媒体”,抛出的论调是要“建立健全舆论监督引导机制、纠错机制、回馈机制”,并明确要求新闻单位在操作中要“帮忙不添乱、敢言不越位”,外界分析认为,从种种迹象来看,显而易见当权者更关心的是如何利用和驾驭社会舆论,而不是真心诚意放下身段来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