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捏百尊公仔 罹扳机指继续拼

【新唐人2013年02月14日讯】–青年圆梦系列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虹瑾南投特稿)“卷、推、黏,然后打胶固化。”埔里造纸总经理张健福手持瓦楞纸卷,示范如何“推”出纸公仔圆滚滚的身体。

就是这个“推”的动作,让他患了扳机指;尽管如此,张健福对于开发纸艺周边产品,仍乐此不疲。就这样推着、推着,他也成了台湾传产和创意结合、前进国际的“推手”。

埔里造纸成立于1979年,由张健福的父亲张庆祥创立。谈起传统产业当年的荣景,他说,早期经营内销市场,产品主打加工纸,东西样样好卖,下游厂商天天手捧现钞,排队在工厂外等着拿货。

民国80年,台湾产业开始外移,中国大陆廉价纸制品崛起,台湾造纸厂商业绩迅速下滑,他回忆,下游厂商几乎“都过去(大陆)了”。考量各项因素,埔里造纸当时放弃大陆市场。

张健福从此成了公司唯一的“业务员兼杂务工”,提着两只皮箱踏遍世界,“小卡ㄟ装行李、大卡ㄟ装满包装纸样品和参展资料”,至今跑遍60多国。

20年前,张健福推广台湾纸的第一站是北非,前往几个“名字都没听过的国家”,竟谈成两笔生意。

没有网路的年代,还不知道怎么做生意的他,下榻饭店的第一件事就是翻阅当地黄页簿。“自己打电话,介绍我的来历,说要拜访他们。有些不欢迎我,说没时间;有些去了,对方却说忘记了。都没关系,下次再约,训练临机应变。”

他形容,当年是“乡下来的小伙子”,连报价都不懂。有次贸协带团出国,他沿路上“阿姨好、叔叔好”地请教,从报价、包装、订金、运费、运货时间开始做足功课;靠着特殊化、差异化的生产方式,兼顾外销策略,纸厂生意得以维持平稳。

不料,外销市场在金融风暴后快速萎缩,造纸厂的欧洲客源一夕大减。2007年,在经济部工业局指导、工研院辅导之下,埔里造纸将原先作仓储、印刷用途的二厂空间,注入复古与DIY元素,转型为观光工厂,更名“造纸龙手创馆”。

张健福回忆,5年前的台湾,尚未发展观光工厂。由于没名气,游览车载团客前往当地,车掌小姐和司机每趟还要抽新台币500元佣金。

闯出名气后,客人指定要参访工厂,人气不可同日而语,整条路开起商店,街坊邻居共享人潮红利。

走进造纸龙手创馆,纸文化馆中展示凹版印刷机等古老造纸机器,以及销往世界各地、不同质料与压纹制成的特殊纸。现场设有DIY工房,民众可仿蔡伦造纸原始技术,以竹帘捞纸浆、做纸浆彩绘,连坐椅都是纸管打造。现场聘请专业老师,教导民众制作瓦楞纸公仔

这些公仔源自机器裁纸剩余的瓦楞纸边条。当初,他从废纸中得到灵感,从线条较简单的动物与卡通造型,到纸蛋糕等美食系列,再到造型繁复的台湾原住民九族传统服饰的系列公仔。

近期为了进军大陆市场,造纸龙推出一系列纸造小天坛、纸兵马俑,还有神似“甄嬛传”主角造型的清宫公仔。

这些纸公仔有多红?

1名南非将军去年底来台,前往日月潭参访时看见一尊宣传用的长颈鹿公仔,尽管天色已晚,仍带着随扈驱车赶往埔里,一口气买了好几只动物DIY包,要带回南非送孙子。而在平日,不少驻台使节前往日月潭附近开会,使节夫人常结伴前往园区,体验动手做的乐趣。

如今,只要看到卡通或人物造形样本,张健福就能徒手捏出外观神似的公仔;而这种能力,来自长期脑力激荡与练习。

每天与剪刀、纸卷为伍,张健福手指逐渐难以弯曲、疼痛难耐,就医才发现罹患扳机指。开刀治疗后,他继续尝试公仔塑型,“白天工作很多,我就利用晚上时间来捏,晚上睡不着也爬起来捏,看到什么就捏什么,我做过好几百个。”

不过,纸公仔上市之初,回响并不热烈。张健福观察市场,发现创意虽吸引人,但是台湾工钱贵,成品往往卖不出去。他不气馁,又想出“DIY材料包”行销对策,提供裁好的纸条、另附说明书,逐渐闯出名号。

2012年,埔里造纸生产的纸公仔材料包在全球卖出30万包,国外厂商往往订单一次就是2万包。目前,纸公仔代理商遍布英国、汶莱、马来西亚、印尼、巴西、澳洲、希腊、法国、德国、加拿大、香港与大陆。

张健福说,2012年算是辉煌的一年;连同纸公仔业绩在内,埔里造纸的总业绩较2011年成长30%。

不过,这个蜕变中的台湾传产走向国际,立即在大陆遇上令许多业者头痛不已的“被山寨”(被仿冒)。

他表示,3年前,造纸龙决定先在大陆申请专利,到了复审阶段,才发现有企业抢先3个月申请,“他们的东西和我们完全一样”。大陆目前至少有3家仿冒商,“我们把市场炒起来,别人卖得更便宜。”

仿冒者来势汹汹,张健福表示,吃了一次亏,未来设计开发新产品,一定先申请专利、再推新品。他强调,发展个性化产品才是活路,至于最近又要推出哪些创意?他笑着说,这可是商业机密。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