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尚嘉:周小川留任央行行长不能改变通胀

【新唐人2013年4月5日讯】内地常年保持通胀,就是将每次经济扩张、波动所要付出的成本代价基本上转嫁给普通中低收入人群。

北京两会结束,超过六十五岁并且已经任期十年的周小川破例被留任央行行长,这当中主要是因为政治人事关系。不过此举似乎被国内外大部分人士接受,原因无非周小川比较专业,市场化改革意识比较强烈,尤其是对货币政策的认识比较谨慎稳妥。

十年任内通胀依然

中国今年二月份CPI(消费者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上升了百分之三点二,升幅高于预期。头两个月信贷规模增大,去年第三季度开始的投资力度加大,都增大了当前的通胀压力;外贸出口形势可能好转也增加了外汇占款量;而国际货币宽松的大环境更进一步增加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今年中国的通胀高企几乎已成定局,而内地居民普遍在担心今年自己的钱袋子又要缩水。

周小川个人的学识素养或许是相当专业并明显具有改革倾向的,任央行十年行长期间也曾取得不少金融改革业绩。但在他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十年中,中国的货币政策相当冒进,通胀剧烈,居民财产在无形中被攫取。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资料,截至二○一二年末,中国广义货币M2的发行量达到人民币九十七点四二万亿元。这一数字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一点五倍。二○○九年──二○一一年这一时期是大陆M2(广义货币供应量)投放量迅速膨胀的阶段,增速保持在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高位,全球新增的M2中,人民币贡献了百分之四十八,而随之而来的是二○一○年前后面临的流动性泛滥,资产价格飙升,不仅仅是楼市、股市,甚至艺术品市场、另类理财等各种资产和概念都出现泡沫化倾向。

这种超发货币的现象不是在二○○八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才有的,从二○○○年到二○一二年,中国CPI物价累计涨百分之三十一左右。可是这个物价数据也只是官方宣布的,实际生活在内地的人们普遍觉得现在的钱还不值十年前的一半。

依靠通胀发展经济

不过,这或许怪不得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大陆的中央银行,并不像世界上市场经济体制下各国的中央银行,它不是独立的,并不能独立决定中国的货币政策,保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在中国,货币政策的决定权在党中央财经小组手里。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发展的确很快,这也成了中共统治的合法依据了。因此,中共领导三十多年来一直看重经济增长而看轻通胀。每当通缩来临,不等释放上一轮通胀积累下来的问题,又迫不及待地放宽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和就业增长,以致一轮又一轮的放宽货币政策,一轮又一轮通胀,通缩期短到使人感受不到,物价、币值的稳定也让人察觉不到。三十余年来物价飞涨,使得经营实体经济少利乃至无利可图,今天的社会资本不再愿意投入实体经济的原因实出于此。

世界上所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央银行,其工作的主要目标、根本目的以及货币政策,都是稳定物价、稳定本币币值,不让人们的合法收益、合法资产无端受到损失,使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当通胀压力增大时货币政策适当收紧,当通缩来临之时则货币政策适度放宽。

当然各国央行执行的货币政策都有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作用,然而也只有在稳定物价和稳定币值的前提下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经济发展是起伏波动的,不管怎么调控稳定,物价和币值不可能一直不变。问题是当物价高涨时,货币政策继续放宽而不收紧,或者能够暂时促进经济和就业继续增长,但其后遗症很大,其今后的收缩可能会变得更加猛烈,使物价和币值波动幅度更大,可能造成的后果及延续的时间会更大更长。

而这恰恰是中共统治者的目的和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

一九九五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就没有强调央行及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币值、物价稳定,而是把保持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两个目标并重。其实只有保证币值、物价的稳定,才能保护中国公民及一切合法获得人民币财产的人的基本利益。而且只有以币值、物价稳定为目标,适当调整货币政策才能促进经济和就业增长。中国的货币政策则一直把经济增长放在首位。

今年通胀已成定局

现在留任的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仍然说中国货币政策有四个目标:第一是保持低通胀,第二是促进经济增长,第三是促进就业,第四是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虽然他把保持低通胀放在首位,但是在中共整个统治层追求经济增长以获取政治和经济最大利益的强烈要求之下,尤其是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明显经过粉饰加工的数据,二月份CPI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三点二;而一月份和二月份合并的工业生产增长为百分之九点九,是二○一二年十月份以来之最;一月份和二月份合并的零售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三,是二○○四年来最低点;而国家制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百分之二十一点二,是十二个月来最大力度。不加大投资力度、不扩大信贷、不多发货币,今年中国经济几乎必定会陷入困境。今年是大陆各级政府新领导班子履新之年,又有习李中央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大政方针,因此今年大陆的通胀几乎成为定局。这不是周小川个人有多少能力所能够决定的。

文章来源:《争鸣》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