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院士和美国院士的天壤之别

【新唐人2013年5月4日讯】(新唐人记者童若鱼综合报导)2013年4月30日,美国科学院发布消息,清华大学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5日,施一公曾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不过,两年前,当时已经获得国际科学界广泛认可的施一公,在中科院院士增选中落败。那么, 美国与中国院士当选有何不同呢?

《财新网》报导,美国院士和中国院士相比,虽然都是对于学术成就的认可,但是,在评价机制和获选后的待遇上,却有本质的不同。

2010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古鸟类专家周忠和,在一年多之后,才当选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9年,当时是惟一一位成为美国院士的中国女性李爱珍,其至今的头衔仍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2011年的中科院院士增选,学术成就骄人的生物学家施一公和饶毅在第二轮评选中落选。而就在2010年,施一公与科学家饶毅在美国著名学术期刊《科学》上撰文,批评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有观点认为,或许是两人的批评言论成为了他们院士之路的绊脚石。

二人在双双落选之后,饶毅曾撰文,他指出“中国方面的院士评选,重视的不是学术水平、年龄、学术年资、在国内科学贡献大小……而在有些人面前低头排队的时间,有时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2013年,又一轮院士增选将至。有媒体报导,施一公再次成为候选人。不过,报导质疑,不知道这次,“美国院士”的身份肯定可以为他在众人中为他辟出一条捷径,但是肯不肯低头,也是施一公能否当选的必要条件之一。

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863年,由总统林肯授权创建,是一家由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私立机构,致力于为联邦政府提供科学技术方面的咨询和建议。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而其实属民间机构,亦是这个非营利的、科学家的荣誉性自治组织终身荣誉。

中科院增选院士每两年举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其评选机制属于举荐接纳制,需要得到现有院士的推荐,并得到现有院士们的认可。

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对于长期不在国内工作的院士候选人,在坚持院士标准的同时,还应特别考虑其对国家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所作的贡献。”

报导分析,这与施一公当选美国双院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美国评选施一公为双院士,主要从他的学术水平来衡量,而非为美国做出了什么贡献。

报导还指出,如果说在学术的含金量上,美国院士和中国院士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评选机制上影响因素更多,在现实的含金量上,中国院士和美国院士则有天壤之别。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