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忆:中共秘密审查赵紫阳内幕

【新唐人2013年5月19日讯】(新唐人记者凯欣综合报导)中共统治中国60多年来,众所周知是靠斗来维持不合法的政权。对打击异己更是有一套手段,但在整人初期往往是保密。随着历史的变化,这些秘密都会被披露出来。近日,中共秘密审查赵紫阳内幕被曝光,让外界再次见证这一事实。

近日,根据赵紫阳生前录音整理的回忆录《改革历程》,首度披露中共内部就30条问题审查赵紫阳的文件,但因无法自圆其说,该文件从来未对外公开。

文学城网报导,从这份文件中可以看出,八九民运期间,中共高层内部就对中共喉舌《人民日报》“4·26社论”存在重大分歧,赵紫阳等人一直坚持要修订该社论对学生运动的定性,而邓小平为首的一派则坚持不肯退让,直到北京实行戒严,赵已被实质夺权后,仍然尽最后的努力,希望力挽狂澜。

据回忆录叙述,六四事件后,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李鹏在会上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关于赵紫阳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运动中所犯错误的报告,撤销赵紫阳的所有职务,声称对赵紫阳的问题继续进行审查。

李鹏的报告及对赵紫阳审查的结果一直未对外公布,在录音回忆录中,赵紫阳质问:审查3年,既然要结束,为什么公布审查的事实?实际上就是害怕。他又指出,1990年6月21日,处理其专案的审查组长、中共元老王任重把审查他的30条问题文件交给他。赵紫阳说,“这30条且不说其中有许多与事实有出入,即使全部是事实,我看也不能根据这30条作出他们给我的结论。”

这份首度公开的文件,对1989年5月以后中共高层的内部斗争有详尽描述。其中透露,1989年5月17日下午,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定调军队进北京实施戒严后,赵紫阳立即签发辞职信,被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劝阻后,赵于次日(18日)收回辞职信,但他仍然写信给邓小平,继续要求改变“4·26 社论”对学生运动的定性。

5月19日晚,赵紫阳缺席宣布戒严的大会,他虽已“请假”,但仍未放弃扭转局势的努力。5月21日,他批准全国人大常委党组的建议,致电正在外访的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要他提前回国。当日上午,赵紫阳对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阎明复说,学潮拖下去,旷日持久,结果难料,只有召开人大常委会来缓解。当日赵紫阳又想“开一次政治局会议”。根据其他史料记载,就在当天,中共元老已经开会,决定以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取代赵紫阳。

与邓小平等人交锋

1989年4月15日,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病逝后,大批学生上街游行,要求重新评价胡耀邦,4月26日中共喉舌《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指学运为“动乱”,即著名的“4·26社论”。赵紫阳4月30日从朝鲜访问回国后,就一直围绕修改“4·26社论”的定性,与邓小平等保守派展开激烈交锋。

这份文件又披露,赵紫阳不满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4月26日停止《世界经济导报》发行并整顿其编辑部的处理,指摘他“把事情搞糟了,搞被动了”,并当面对江说,“我不给你们压力,但我也不管此事,由你们自己处理”。

从文件中可见,赵紫阳曾想借处理学潮为契机,推动中国的政治改革。

“4·26 社论”停刊内幕

回忆录记载,1989年4月15日晚,胡启立、芮杏文向赵紫阳汇报了胡耀邦逝世后出现的情况,可能在各地发生政治性的游行和集会。建议中共中央发个通知,提醒各地注意。赵紫阳对可能发生的抗议不予重视,认为没有这个必要。4月16日公安部认为事态可能严重发展,在公安系统内部发了个电报,向各地打招呼。

在胡耀邦治丧期间,抗议现象日益明显,中共中央和北京市许多人认为事态已发生变化,多次向赵紫阳提出,中央应有明确的方针和对策,以制止事态的发展,但他始终回避对事情的性质进行认真讨论。直到4月23日他出访朝鲜前,中央高层再次建议他开一次会,他仍不接受。

4月19日上海《世界经济导报》和《新观察》杂志社联合召开了追悼胡耀邦的座谈会,公然否定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说反自由化斗争不得人心,攻击中央领导,要挟中央承认错误,定性为“动乱”,并提出了政治“动乱”纲领。4月24日,《世界经济导报》对这次座谈会作了详细报导,并抢先印发,与北京动乱相呼应。

4月26日,上海市委责令这期导报停止发行,并决定对报社进行整顿。但赵紫阳访朝回国后,对这一决定不仅不予支持,反而指责上海市委把事情搞糟了,搞被动了。5月2日,他与费孝通等民主党派几位负责人谈起这件事时,他说,最好双方体面下台阶,淡化处理,对上海打个招呼,适当让一点。

六四”事件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虽然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生前是为中共效力,但由于“八九民运”期间他对民主倡导的支持,外界对赵紫阳还是给予一定的评价。

相关视频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