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妈带动金价上涨 英语创新词汇“dama”

【新唐人2013年8月15日讯】(新唐人记者隋念综合报导)国际金价12日升至每盎司1334.7美元,创下三周以来的最高纪录。《华尔街日报》援引投资者和分析人士的话报导称,带动金价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中国国内对黄金的购买需求,其中,“中国大妈”的购买力不容小觑。《华尔街日报》甚至专门创造了“dama”这个用中文拼音得来的英文单词。

中国人抢购黄金稳定金价

根据中国黄金协会8月12日发布的资料,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国内黄金消费量达到385.5吨,创下新高。而《华尔街日报》分析指出,这一资料较一年前同期翻了一番。这其中中国人连续两个季度抢购黄金产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中国买家对金价走低十分敏感,抓住今年的机会大量购买黄金饰品。国际金价今年4至6月下跌期间,许多中国消费者纷纷抢购黄金,其中包括不少中年女性,以至于引发外界对“中国大妈”抢购黄金的关注。

一名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大妈绝对是黄金抢购潮中的主角,她们很久没有见到金价如此低,对她们来说,这是一种巨大的吸引力。”有人说,“如果价格再低一点,出手的人一定会更多。”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国内这股黄金购买潮对此前不断走低的黄金价格起到了稳定作用。分析师乔伊丝•刘说:“如果没有中国国内的需求,当前的国际金价将更低。”美国默克投资集团首席投资官阿克塞尔•默克也认为,中国国内需求,加上其他激励因素,将带动黄金价格反弹。

还有观点认为,中国黄金消费的增加,将帮助中国获得在国际黄金市场上的定价能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黄金出产国,但中国金价通常根据美国和欧洲的市场价格而定。

英文出现新生词汇

由于中国人惊人的黄金购买能力,《华尔街日报》专门创造了“大妈”的中文拼音的来的新词“dama”,有网友调侃说,“我的英语词汇量又增加了”。

近年来外媒为了更形象地描述中国特有的现象,创造了很多这种从中文的拼音而来的新词汇。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报导中国男多女少的现象时,将未婚男子“光棍”直接译为“guanggun”;美国《纽约客》描写大陆新一代时出现了“fenqing”(愤青);诸如英国《卫报》等媒体还出现了描述中国人情社会中“关系”的“guanxi”一词。

“China Bear”(中国熊)——这个词汇来源于英国《金融时报》对2011年A股的评价,它形象地描绘了2011年上半年让投资者感觉过于漫长的A股市场。

由于中国顾客海外消费能力很强,英国《每日邮报》基于“英镑”的概念创造了一个新名词———“Peking Pound”(北京镑),即为中国人所花的英镑。

大陆网友评价称,“大妈”表象下的经济力量,暴露了中国人当下安全感的缺乏。“中国大妈”其实并不仅指参与抢购的妇女——只要社会环境中的“不确定”、“不透明”足够多,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中国大妈”。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