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唐山大地震中的人祸因素

1976年初,唐山市地震办公室负责人杨友宸,综合唐山市40多个地震台、站的观测情况,在唐山防震工作会议上做出了中短期预测:唐山市方圆50公里内,1976年7、8月份或下半年的其他月份将有5到7级强震发生。

7月7日,山海关一中的地震科研小组向河北省、天津市和唐山地区地震部门发出书面预报意见:7月中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陆地有6级左右地震。

7月14日,北京市地震队电告国家地震局,出现七大异常,要求立即安排时间听取汇报。北京、天津、唐山、张家口和渤海沿岸的群测群防经验交流会在唐山召开。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查志远等近百名中国地震界官员、专家到唐山二中参观地震科研小组的工作。唐山二中田金武老师郑重发出地震警报:1976年7月底8月初,唐山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有可能达到8级。

7月22日,山海关一中的地震科研小组再次向河北省、天津市、唐山地区地震部门发出书面预报意见:7月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陆地有6级左右地震。

7月25日,唐山柏各庄农场四分场养鱼场霍善华发现,鱼塘中一片哗哗水响,草鱼成群跳跃,有的跳离水面一尺多高。更有奇者,有的鱼尾朝上头朝下,倒立水面,竟似陀螺一般飞快地打转。

同日,抚宁县坟坨公社徐庄徐春祥等人发现,一百多只黄鼠狼,大的背着小的或是叼着小的,挤挤挨挨地钻出一个古墙洞,向村内大转移。天黑时分,有十多只在一棵核桃树下乱转,当场被打死五只,其余的则不停地哀嚎,有面临死期时的恐慌感。

唐山地区丰润县杨官林公社一口深约五十多米的机井,从7月中旬起,水泥盖板上的小孔“嗤嗤”地向外冒气。7月25日、26日,喷气达到高潮,20米外能听见响声,气孔上方,小石块都能在空气中悬浮。

7月27日,迁安县商庄子公社有人看见,蜻蜓如蝗虫般飞来,飞行队伍宽100多米、自东向西飞,持续约15分钟之久。蜻蜓飞过时,一片嗡嗡的声响,气势之大,足以使在场的人目瞪口呆。

7月27日夜,唐山周围方圆几百公里的地方,人们听见了长时间的尖厉的犬吠。

丰南县毕武庄公社李极庄大队刘文亮,被狗叫吵醒。当时,他家的狗在院内使劲挠着他的房门。他打开门放狗进来,狗却要把他拖出屋去。

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唐山大地震开始。

唐山大地震发生次日赶赴当地进行考察的老地震专家黄相宁回忆道,“当时很多地质专家都曾做出了唐山一带将发生地震的预报。当时我在中国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华北三队工作,在唐山大地震之前,我们曾有过一份文字预报意见。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以超过24万人的生命为代价造成了震惊中外的大悲剧。”

说起那段往事,黄相宁话语急促,心中还充满着悔恨,“当时获知地震预报消息的唐山市青龙县,四十几万人就没有死一个。另外,唐山开滦煤矿井下矿工上万人地震之后安全返回地面,也因为他们提前获知地震预报,采取了必要的避震措施,这些事实都说明我们是可以预测出唐山地震的。”

黄相宁口中的“种种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

作家张庆洲在今年初出版的长篇调查报告《唐山警世录》中揭露:其长篇小说《震城》出版后不久,他接到一个电话:被告知唐山地震预报网路在震前获得大量信息,并多次预警,但没有被认可。前唐山市地震办公室主任杨友宸证实,1976年初,他做出中短期预测,认为唐山市方圆50公里在本年度7、8月份将有5-7级强地震;5月,又在中国地震局华北水化学地震会商会议依据数据图表提出,唐山在近两三个月内有可能发生强烈的地震。但杨却在报警后突然被组织上安排去干校“改造世界观”,他面临“成为散布谣言破坏生产的坏分子”之危险。杨友宸面对张庆洲的采访时痛哭失声地说:“我们本来抓住了唐山地震的,24万人都是被冤死的!”

北京地震队的耿庆国回忆了唐山大地震真相:

“1976年7月14日,北京市地震队紧急给国家地震局打电话,提出震情紧急,请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立即安排时间听取汇报。国家地震局说,先到天津、唐山等地了解情况,21日再听汇报。可是到了21日,国家局没来人。北京队业务组副组长张国民就直接给主管华北震情的国家局分析预报室副主任梅世蓉打了电话,请求立即听取汇报,但梅把汇报时间推迟到了26日。26日那天,国家局虽来了15个人,梅世蓉没到。国家局的人听了整整一天的汇报后,传达了梅世蓉的意见:四川北部为搞防震已经闹的不可收拾,京津唐地区再乱一下可怎么得了?北京是首都,预报要慎重!”耿庆国悲哀地叹息:“国家地震分析预报室是一个决策部门,大震迫在眉睫,但我们过不了那道关。事实上唐山地震前6个小时就出现了地声、地光,如果给老百姓打个招呼,减轻人员伤亡是完全可能的。”

如果当时梅世蓉能重视开滦马家河矿地震台、北京市地震队、唐山市地震办公室等三家地震监测网的准确监测和紧急汇报,亲自到会参与讨论研究,然后力谏权力中枢,唐山百万人民就完全可能如青龙县一样避免大地震死亡悲剧。然而,大灾当前,梅世蓉想的是“北京是首都,预报要慎重”,所谓“慎重”,首先是考虑,“一旦对靠近北京的唐山地区做出地震预报,就意味着毛主席都要搬家,万一出错就要承担巨大的政治后果”,为了不让毛主席轻易搬家,宁肯让唐山百万人承担死亡风险。为了不让自己和国家地震局出现“万一出错就要承担巨大的政治后果”之危险,宁可让唐山百万人承担死亡风险。正是因此“政治挂帅”,所以梅世蓉先是推迟汇报时间,继而拒绝到会,选择“慎重”,终将唐山大地震悲剧无数倍升级,致24万多人死亡36万多人受重伤,70万多人受轻伤。

事后证明,梅世蓉对自己的命运预测极准:虽然唐山大地震悲剧无数倍升级了,但她和其后台没有受到任何责任追究——以“不能轻易让毛主席搬家”为准的君贵民轻之地震预报原则,绝对正确,永远正确。

根据张庆洲的调查,国家地震局对唐山大地震并不是毫无警觉。唐山大地震前十六天,全国地震群策群防工作经验交流在唐山召开。国家地震局青年专家汪成民向与会者呼吁说,要注意唐山、滦县一带发生地震的可能性。以他为代表的国家地震局一批年轻专家,坚持认为唐山、滦县一带会有大震,但他们的意见始终得不到重视。“1976年7月14日,汪成民要求在会上做震情发言,当时主持会议的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查志远没同意,让他在晚间座谈时说,但强调不能代表地震局。”就这样,汪成民只能采取“越轨”行为,利用17日、18日晚间座谈时间,通报了“7月22日到8月5日,唐山、滦县一带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震情。汪成民回到北京之后,还在国家地震局张贴大字报,呼吁高度注意京津地区地震动向,但这都被领导压制下去了。直到大地震前一天,汪成民还再次向国家地震局领导汇报了即将发生大地震的紧迫性。

如若当时的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查志远,准许汪成民代表地震局通报“7月22日到8月5日,唐山、滦县一带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消息,唐山市一定会全民防范大地震,大地震中的死伤人数至少会控制在万人以下。这并非空想,事实依据是,距唐山仅115公里的河北省青龙县,因为采信了汪成民的“越轨”通报,躲过了这场塌天大祸,救了青龙县40万人——青龙县科委主管地震工作的王春青听到汪成民的震情通报后,火速赶回县里。县长冉广岐拍板,7月25日,青龙县向县三级干部800人作了震情报告,要求必须在26日之前将震情通知到每一个人。于是,青龙县在1976年7月28日的大地震中无一人伤亡。

就这样,半是“不能让毛主席搬家”,不能犯“政治错误”;半是“公布预测结果,可能最后有误,倒不如不公布”。使可以避免的死伤无法避免了。

回顾这段历史,岂不悲乎?岂不恨乎?

文章来源:燕王王皓的专栏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