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 熊找东西吃准备冬眠 安省游客丛林遇熊

【新唐人2015年11月06日讯】冬天来了,很多动物正在大吃准备冬眠,所以这个时候进入丛林要小心,两名安省游客就在卡尔加里班夫国家公园里遭遇了熊,幸运的是,这只熊好像对女人并不感兴趣。

这个周早些时候,希拉里(Hilary Grant)和朋友在班夫公园里爬山,她们离一只熊只有几米远,她俩赶快往丛林跑。

“她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你可以看到它在后面。”希拉里告诉CTV说。

她们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就静静的躺在草丛里。

“我们到底是应该这么躺着,还是爬上树?”希拉里回忆说,“我是不能爬树。”

幸运的是,这只熊公园里是知道的,给它的编号是148,它对女人不感兴趣,最后离开了。

但如果这只熊有幼崽需要喂,或想要吃东西,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熊是机会主义者,它们会吃任何能吃的东西”班夫公园野生动物专家Steve Michel说。

他补充说,这个季节丛林里浆果作物短缺,让一些熊转向吃人。

所以,徒步旅行者如果进入树林应该未雨绸缪,携带防熊喷雾和防熊铃铛。

野外遇到熊怎么办?

人们在热爱大自然的同时,也应该要对它有敬畏之心。尽可能事先准备得更充足些,把危险降到最小可能,之后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喜欢户外运动的人,背包里应该永远有急救包,其他的比如保温锡毯,驱虫喷剂,止痒痛消毒药水,水,能量棒,防水火柴,刀等。包外面可以挂着防熊的熊铃,带指南针的求生急救哨,还有夜间专用的SOS闪烁灯,胡椒喷剂(喷洒范围最好超过3公尺以上)等。登山杖也很管用,实在没有的话,找根合适的木棍也有效。

台湾国立屏东科技大学野保所黄美秀谈到遇到熊时要如何面对时表示:“一般来说,并没有一套人如何对应熊的秘笈,毕竟每次的遭遇都不尽相同,况且每只熊也不尽相同,人在遭遇熊时所采取的反应措施,绝对会影响到人是否可以全身而退的概率。”

何若(Dr. Stephen Herrero)博士表示:“降低遭受野熊攻击的最佳武器是你的大脑。当你一决定进入野熊的活动领域,它便立即被派上用场,而且在你停留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将持续地使用它。”

在熊出没频繁的地区,户外活动者常会准备罐装胡椒喷剂,万一遇到人熊对峙的紧急情况,喷洒熊以击退不速之客。

*如果你在远距离看见一只熊

你可以稍稍享受一下这稀有难得的美丽景致,然后绕个大远路避过熊所在的位置,如果可能最好走在顺风处,让熊嗅不到你的气味。并且尽量避开熊的视线,并沿途制造金属声响,让熊知道你在那儿,然后快速地离开该地,但别用跑的!

*如果你在路径上看见一只熊

如果在路径上或附近看见一只熊,若熊并未显示任何威吓的行为,则在不惊扰熊的情况下,安静地离开现场是上上策。如果可能的话,则绕远一点的路;但若地形限制了你绕道,请顺着路径往回走数百公尺远,休息一阵子再折返,并边走边制造一些喧闹声响,如大声唱歌或聊天、金属噪音。当你再返回到原来位置后时,熊或许已经从你的视线里消失了;但如果熊还留在原地,或许你或可考量再延缓一下行程了。

*如果你在短距离内看见一只熊

最重要的是不要惊慌失措、狂跑和尖叫。肆意跑步和其他突发的大动作,都可能被熊误以为是某种威胁,而让熊产生防御性的威吓反应,甚至发动攻击。

首要的工作就是什么也不要做-不要做任何突然的动作或发出突然的声音。静静地站着,准备好你随身携带的哨子、钢杯或辣椒喷剂,然后花几秒钟的时间,小心评估整个状况,包括看看四周有没有小熊、侦测周围的逃生路线等,再决定你的下一个步骤(可能留在现场继续观察,或撤退)。只要你保持头脑冷静,不失控,就有绝佳的机会可以为这次的相遇,留下栩栩如生的记忆,而不是伤害。

当然,很重要的是试着分辨出熊仅只是好奇,或具有威吓性。

留意熊表现出具有威吓性的行为特征,例如耳朵后翻、竖起背颈上的毛做出备战的姿势、头部快速地左右晃动、发出威吓的吼叫“呜-”声、或四肢重重地拍击地面。如果熊将牙齿搓磨或咬合发出“啪-啪-”的响声,则表示它骚动不安,很有可能发动攻击。

如果熊用它的二只后脚站立起来,将口鼻部位抬高,这并不是一个具有攻击的记号,而是典型的威吓行为,表示这只熊可能只想吓吓你。

熊多数的攻击行为属防御性,常发生于熊感觉受到威胁或做困兽之斗的情况。攻击的表现可以当成一种线索,熊或许只想警告你,要你远离它。你最好乖乖地照着做。任何熊只要走向你都该视为攻击的行动,此时都应该立即撤退!万一遇到熊追逐人时,可考虑立即丢下沉重的背包或其他装备,或可稍微绊住或拖延熊前进的速度,但千万别丢下装有食物的袋子,你总不希望丢下食物的奖赏给追赶你的熊。就熊每小时可达三十公里的速度而言,上坡或下坡跑应该都差不多。

最最无可奈何的办法,装死吧。记得脸朝下趴,双手护住头和脖子。伤残程度和死活概率,就只能请求神灵保佑了。

(新唐人记者王兰综合报导)

◇【新唐人】编辑整理作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地址,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