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鹏:最心酸的儿童节新闻 击穿社会的底线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没有任何值得开心的地方,原因来自于一则新闻。

一个姓刘的山东妈妈,有一对双胞胎女儿。不幸的是,两个女儿肾脏都有问题,每个月都要花费2、3000元的医药费。孩子有病,家庭经济困难,丈夫抛弃了母女三人,和她离婚。她只能在老家务农。这次,她带着病情较重的大女儿来南京看病,住不起院,只能租一个2平米的小房子里,每天去医院挂水。

孩子肾病,需要吃杂粮,但是孩子治病的开销,已经掏光了她的口袋。5月31日,第二天就是儿童节,刘妈妈想要给孩子弄点吃的,就到隔壁超市去“偷”了一点杂粮,一根鸡腿,还有两本儿童书,作为给孩子的儿童节礼物。

一个业余的“窃贼”,怎么能瞒得过经久考验的超市保安,刘妈妈被抓住了。南京玄武公安分局梅园新村警务服务站的民警潘顺群赶了过来,问:“你为什么只拿一只鸡腿?”刘妈妈回答:“我自己不吃,只给女儿吃。”

我在食堂里,一边看手机一边吃饭,读到这一段的时候,瞬间泪流满面,一口饭都吃不下去了。

这位刘妈妈36岁,正是80后。在这之前,另一个80后的上海妈妈,孩子即将上一年级。为了让孩子更好的融入小学生活,花了32万元,一口气给孩子报了20个暑期班。都是80后,他们的孩子却面临完全不同的人生际遇。之前媒体热烈讨论的“80后行不行”完全就是一个伪命题。这个世界上,只有公平才是真问题,其他都是臆想出来的伪命题。

我们的社会,公平问题已经发展到这样的程度。贫穷的儿童,连一口杂粮,一个鸡腿,一本书都需要妈妈去偷;富裕的儿童,要担心的是,妈妈花了32万元,也搞不明白,自己到底要发展怎样的兴趣爱好?

当然我们不能责怪上海的妈妈给孩子花的钱太多了。我相信在同样的条件下,“偷”东西的刘妈妈不会做得比上海的妈妈差。弥补个体之间的差异,责任不在个人。社会有义务让孩子获得公平的机会,不至于让孩子到了儿童节,连一个鸡腿都吃不上,这是对孩子生存权的起码的尊重。

我们的社会,却对孩子缺乏起码的尊重。

城市对外来孩子缺乏尊重,本来应该获得的教育的机会,却跟父母的各种资格捆绑到一起,山东济南,甚至要求家长要有大专学历证。考虑到40岁左右的家长,能拿到大专以上学历者,不到20%的比例,这个要求等于告诉外来民工,你们虽然干着城市最脏最累最苦的活,你们虽然从十几岁就到城里来打工挣钱,但城市不打算接纳你和你的家庭。你光身一人,为城市奉献是可以的,在你付出青春和汗水之后,想要自己的下一代也享受到城里孩子同样的学习机会,对不起,没门!

这已经不仅仅是个制度问题,这是一个道德问题。只有在奴隶社会,才会存在这种只有义务付出劳动,没有权利获得回报的非正义制度。60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也是从黑人小孩要获得和白人小孩同等的教育机会开始的。我们同一个肤色,同一个民族,却仅仅因为户口而造成如此巨大的差距,这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在这一点上,城市对外来的孩子,冷漠而傲慢。

家长对孩子也缺乏尊重。城里的家长,习惯于带孩子穿梭于各种不同的兴趣班,却不问问孩子是否真的感兴趣。农村的家长,习惯于把孩子丢在老家,自己出来打工,造成整整一代留守儿童。社会教育机构,习惯于向孩子兜售各种课程,却不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并用花言巧语让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就是学这个的天才。学校老师,也还有不少人习惯于把上课当成工作,把教育当成任务,把与学生交流当成走过场。

如果孩子体会不到来自成人社会的尊重,所带来的消极效应将不仅仅是学习的问题,会越过家庭和校园的边界,造成很大的社会问题。甚至可以认为,几乎所有的儿童教育问题,都与缺乏尊重有关。

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表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心理状况非常不容乐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失败的未成年人,基本都是因为在其成长过程中缺乏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尊重,感受不到关爱,最终导致内心的破碎。在全国的违法犯罪案件统计中,超过3分之2来自未成年人,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来自外来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又占了其中的绝大多数。

成年人的社会对孩子缺乏尊重,孩子自然会有自己的方式报复这个社会。在不能获得公平的机会的情况下,成年人世界的两极分化,将在未成年人的世界得到更加残酷和激烈的反应。校园欺凌、杀害老师、毒杀同学……这一起起的教训还不够引起我们成年人的警醒吗?

所有今天欠下债,未来都会付出代价。

──转自《微信公号“晓看”》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旋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