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党媒发文谈问责条例 分析:释放3种信号

【新唐人2016年07月20日讯】(新唐人记者公孙觉综合报导)日前,王岐山在中共头号党媒发文谈论《问责条例》,强调“写了就要管用”。与以往两项《条例》相比,《问责条例》“反常高效通过”,被认为另有深意。时值习近平王岐山反腐总动员攻坚“上海帮”,而且一年一度的北戴河“通气”会议临近,分析认为,《问责条例》更像为中共前党魁江泽民派系定制的快餐,或为王岐山中共十九大前打虎的总动员令。

7月19日,王岐山在中共党媒《人民日报》发文,谈论刚刚出炉的中共《问责条例》。其开篇指出“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立足当前,制定问责条例就是要释放“动真格”强烈政治信号,要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

针对“只想要权力、不愿担责任”的状态,王岐山在文中解释说,问责条例兼顾必要和可行,做不到的宁可不写,写上的就要管用,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可执行性。

王岐山同时强调,制定《问责条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官场自觉向习中央看齐。他要求中共各级主要负责人要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认真劲儿,敢于较真碰硬,严肃问责。

比较2015年10月印发的中共《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都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问责条例》2016年6月28日审议通过,7月8日起即开始施行。中共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认为,“为什么这么急”?与中共官场的严峻形势紧密相关。相当多的中共官员存在懒政、怠政现象。

《问责条例》对王岐山反腐的多重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王岐山推出《问责条例》的时间超级敏感,外界观察至少涉及3大事件。第一,《问责条例》为第十轮巡视吹响号角,形成震慑。6月22日,中纪委网站报导,王岐山以中央巡视小组组长身份出席第十轮巡视工作动员会议,部署对32个中共中央直属单位的巡视,同时对4省市开展“回头看”。王岐山表示,要实现一届任期内巡视监督全覆盖的目标。

第二,《问责条例》为2016年北戴河会议确立了主题。到目前为止,习近平和王岐山十八大后反腐拿下的中共国级和副国级官员,包括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苏荣等,全部走入司法,而这些人的派系归属明确,多为中共前党魁江泽民和其心腹曾庆红的爪牙。《问责条例》的出台,自然会成为讨论这些落马大老虎后台势力的工具,由此不但对江泽民派系产生更进一步震慑,而且可能对顶级老虎就势深挖。

第三,《问责条例》为解体中共庞大的党组织准备了根据。问责中共“党组织”和改组“党组织”,被认为是《问责条例》的关键要点之一。中共官场腐败是制度性腐败,几乎已是无官不贪的地步,这一点习近平王岐山应该更有体会。

各界普遍认为,抛弃中共是中国走向正常社会的前提条件。《问责条例》具备这个功能,或者部分具备这个功能,对削弱中共组织具有重要作用。距离中共十九大还有1年左右时间,《问责条例》有可能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到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赵云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