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建筑:别再为奖牌而哭

2008年之后,可以肯定不会再有另外一届更土豪的奥运会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不具备那样举全国之力、不计成本的体制基础。另一个小国倒是具备体制基础,然而却没有那个力量,即使把两千多万根裤腰带都勒成麻杆。

巴西在捉襟见肘的预算之下,仍然办出了一个简单、热烈、极富民族特色的开幕盛典,弥补了筹备期间的种种麻烦和遗憾,获得世界普遍赞誉,成为“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

可见困窘并不会成为世界的笑柄,愚蠢才会。

奥运会是挑战人类极限的舞台,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运动员,都会为获得任何一枚奖牌而笑逐颜开,无论金银铜颜色如何,其实差别不大,都证明他们进入了人类速度与激情的第一梯队,都非常棒。

然而昨日,我国游泳名将孙杨仅以0.13秒之差获得银牌之后,竟面对全球记者失声痛哭,半天缓不过劲来,同胞女记者不得不抛开采访任务,临时担纲起了抚慰角色……有网友揶揄说:没带妈妈来么?

悲从中来也是有基础的,先看看国内媒体的新闻标题——惜败、遗憾、痛失金牌、屈居亚军、无缘卫冕……估计看完这些报道,孙杨还得再哭一次。

孙杨赛后痛哭直言“感觉到压力”——显然,压力是大赛的死敌。人类的极限面前,所有进入决赛的队员实力都非常接近,可谓差之毫厘,一点点的发挥失常就会改写座次,然而越在乎它,便越容易失之交臂。

不幸紧跟“无缘卫冕”之后,媒体打出的第二个标题便是:“1500米自由泳仍有机会创造历史”——然而这哭哭啼啼的小鲜肉能否担当起“创造历史”的重任?再看到如此报道,恐怕后面1500米比赛时压力会更大。

而孙杨的压力,显然不是只有自己给的。

国外的田坛、泳坛常青树屡见不鲜,常常横扫好几届奥运会,在我国则比较稀有。刘翔也曾创造历史,然而在4年之后就未能再次创造,8年之后彻底转型为“演员”……国人的期冀越大,运动员的巅峰时刻反而越难延续。

与那些注重技巧和谋略的小球类项目不同,田径和游泳都是比拼爆发力的运动,相对简单直接地挑战人体极限,因而受压力等额外因素影响也更大,没有第二次调整情绪的机会。那些“常青树”往往都有一颗大心脏,始终乐观面对比赛,始终坦然面对结果,不承担更多压力,也不输出更多沮丧,虽然都曾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但是不会因此而丢失自信乐观,这是实力之外最重要的法宝。似乎能干出“败了就哭”这样的事来,注定很难成为常青树。

但是,压力问题,不是孙杨想不承担就没有的。体育方面我们仍在延续举国体制,也就无法绕开举国的压力。什么时候顶尖运动员都像李娜那样自由职业了,普通运动员都像国外那样业余训练了,这种干扰才能排除。而我们的运动员,从小学、体校。省队、国家队层层选拔,一生的目标就是“为国争光”,获得金牌则民族英雄、豪宅美女,丢了金牌则流落街头卖艺……压力不大才怪。

在这种体制下,运动员无法获得自由竞技的快乐,也无法抵达真正的体育精神,更难以对国民体育素质有什么整体的提升,青年们都只能在键盘上“为国争光”而已。而很多国家的青少年,正在政府提供的普惠体育设施之上,沉迷于自己的篮球、足球、滑板……菲鱼有没有再获得冠军,不算什么大事。在一个人人都是“运动员”的国度,也就没有那么多“观众”和“裁判”对着奥运会屏幕要死要活,压力自然散于无形。

我们的青少年,被选中就早早进体校拔苗助长,不是那块料就趁早去读书,想业余玩个运动贵得要死,城市里面寸土寸金,没有一块免费的球场……大家只能在那些8岁选拔、一路重金砸出来的运动员身上寄托体育梦想,不悲哀吗?

只有把奥运金牌看淡,只有让全民享受体育,只有把经费普惠国民,而不是圈养少数畸形的运动员,这样的怪圈才能扭转。

连运动员都无法尽情享受体育,反而成天患得患失,胜了忘形,败了痛哭……这个国家谁能享受体育?

公众不再脑残,也不再会为什么“激动的泪水、失败的痛哭”而牵肝动肺,公众已经现出了厌恶。靠这一两个无法代表大众的运动员“为国争光”,是虚幻的,看到他们在对手之前先被压力击垮,是悲哀的。我们不要再为虚荣买单,也不要再为虚荣无法延续而哭泣。

纸上建筑出品

2016年8月8日

──转自《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李明心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