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为什么中国拍不出《血战钢锯岭》

近日,由湖北某军区政治委员撰写的《“上甘岭”到“钢锯岭”距离有多远?》引发热议。这篇文章通过引出去年年底在中国“席卷各大影院,口碑爆棚”,“以真实的背景、独特的视角和震撼的场面俘获万千人心”的美国军事史诗片《血战钢锯岭》来唤起共鸣;进而指出,这部战争剧最成功的一点是“提升了美军的正面形象,从而娴熟的掌控了国际舆论话语权”。

在这位军区政委的眼中,《血战钢锯岭》之所以成功,不过是因为美国军方得以借助影视作品来“提升美军正面形象”。与此同时,他将大陆媒体的话语空间“遭到严重挤压”、中共在国际舆论中时“常陷入被动和僵局”的原因归结于“话语输出的表达方式和手法上苍白无力”。

他在文中声称:“朝鲜战场上的‘上甘岭’,不论主题,还是过程,决不比‘钢锯岭’逊色”,并反问道“但为什么我们很难拍出征服世界的大片”?这位军区政委似乎很不服气,他认为“我们的作品也完全可以通过艺术包装,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从而输出我们的价值观,真正赢得国际舆论的话语权”。

不难发现,政委所说的“上甘岭”并非指电影,而是指曾经发生过的一场战役。但其实,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为中共站台的某“红色导演”的确拍摄过一部名为《上甘岭》的电影。该电影播出后,虽说影响了一代中国人,却始终未能“征服世界”。看着美国大片《血战钢锯岭》,很多人都想要一探究竟,咱们拍的《上甘岭》为什么不能征服世界?难道真的是因为技术不够、表现力欠缺?

事实上,了解《血战钢锯岭》背后故事的人或许不难发现,电影中所运用的手法最终都只为了达到一个目地,那就是还原历史真实。比如“为了还原战争中的‘一片血海’,导演做了大量的调研考证,设计出最贴近原貌的镜头和场景”;又比如,“为了呈现钢锯岭上惨绝人寰的‘人间炼狱’的样貌,导演斥资5000万美元炸毁了澳洲悉尼郊区的一个大农场,营造出最贴切的战争现场”。

如果说,这一切的手法只是对视觉上的冲击发挥了作用,那么,真正触及到观影者内心深处、并让他们的精神世界产生强烈震撼的,不是炫耀武器精良、而是不拿任何武器、只带着吗啡、血袋和绷带冲锋陷阵,不是杀人、而是冒着枪林弹雨救人的伟大灵魂。这一灵魂不仅在影片的角色上得以呈现,更重要的是,围绕这一角色所展开的故事,也是真实存在的。

网路上有文章如是描述,“电影里这位主人翁,他的真实事迹比电影中演的更传奇”。在影片中,主人翁耗费了12个小时,在毫无支援的情况下,救出了75人。然而,这个人数在军方的记录中,却是100人。也就是说,导演并不想通过数据的夸大来刻意彰显男主的英勇。

此外,还有一些同样足以打动人心的真实情节并未出现在电影中,比如,当男主人翁救了75人之后,虽然被手榴弹炸伤了腿,17块弹片刺进腿里,但他并没有立即呼叫救援,而是在原地等了5个小时,直到有战友发现他受伤,才用担架把他抬回去;又比如,在回去的路上,他发现地上有个受了重伤的士兵,便立即从担架上下来给伤员包扎,然后把担架让给了这名士兵。在等待下一波救援时,他却被一名日本狙击手的子弹打碎了左臂。

可见,《血战钢锯岭》之所以能深入人心、打动观众,其关键就在于真实的题材以及影片也在竭力还原这一真实的态度,并且通过真实的个体来展现信仰的伟大力量。相比未经虚构的、真实的伟大,谄媚于中共的导演所拍出的《上甘岭》却是在一味的虚构、夸大、甚至歪曲战争史实。即便弘扬了某种精神,也不过是一种假、大、空的存在。

此外,这样的虚构还建立在给敌人“扣帽子”的基础之上。与电影中所描述的“‘美国侵略者’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用武力获得他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截然不同的是,“该战役只是白马山战役的佯动”;“美军之所以发动上甘岭战役,是为了减轻战略地位更为重要的白马山防御的压力”。

了解这场战役的人大抵都知道,“上甘岭战役”其实是朝鲜侵略韩国这一“非正义战争”中的一个战场。因此,中共当时“援朝”也同样是非正义的。即便如此,中共也仍然“将上百万军人送到朝鲜做炮灰”。在朝鲜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中,“中国军人陆续参战的有300万人,有近20万人伤残”。除了无谓的牺牲之外,还有最终的惨败——中共“不仅损兵折将,还被迫签订停战协定,而且没有占到丝毫便宜”;“中共和朝鲜人民军不仅被赶回了‘三八线’,朝鲜的国土面积还比战争前少了1,500平方英里,且失去的是一块富产天然气的地区”。

如此看来,整个史实从头到尾根本就没有任何值得称道与肯定的地方。然而,即便如此,若《上甘岭》的拍摄能竭尽所能的还原这场非正义之战的真实场面与背景,给观摩者带来警示与反思,或许也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然而,从导演本身的“红色背景”来看,这样的佳作是不可能拍摄出来的,那也不是中共所能容忍的。

因此,中国拍不出《血战钢锯岭》这样的大片根本不是因为什么手法问题,而是与历史的真实有关,与中共体制下电影歪曲历史有关。尽管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有渲染、夸张的成分,但历史剧所依托的背景,却不能与历史的真实相违背。更重要的是,一旦导演表明,其作品是在还原历史,那观众也就更加无法容忍有造假、杜撰的情节出现了。若一部电影最终只给人留下了撒谎、欺骗的印象,那么必然会遭人鄙视、唾弃。既如此,又怎会有什么话语权可言呢?

──转自《大纪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旋)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