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官念错字笑话百出 军报罕提“皇帝的新衣”

【新唐人2017年04月06日讯】因频繁“读错字”而身陷舆论风波的云南省长阮成发,近日再被曝把饮鸩止渴念成了饮(jiu)止渴。军报5日发评论称,在工作中,官员说错话、念错字,没人敢说、敢提,导致官员的错仿佛“皇帝的新衣”。

4月5日,军报发表署名朱永杰的评论文章称,在工作中,有的官员发言时说错话、念错字,也没人敢说、敢提醒;有的官员叫错别人名字,被叫错者也不敢纠正等等,官员的错仿佛“皇帝的新衣”,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唯独官员不知。

文章认为,究其原因有三点:

一,怕字当头,给官员指问题就是挑战权威,个别“官油子”拍马屁还不及,哪个“不长眼”的会有事没事“捋虎须”“找刺激”?

二,明哲保身。觉得枪打出头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免得口无遮拦,弄个祸从口出;

三,不愿较真,认为小问题不影响大局,没必要较真。长此以往,官员错得理直气壮,下属听得习以为常,那种“读错一字、错上多年”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文章认为,作为部属,一方面,要放下“思想包袱”,敢于讲真话、报实情,对官员的错误,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找准恰当的时机给其纠正。

3月30日,上海机关报也曾刊文说,领导读错字,并不足为奇。有领导将“熠熠生辉”读成“习习生辉”,整个主席台上诸公面色如常,充耳不闻。

而有领导把“趋之若鹜”读成“趋之若鹰”,也未见有人提醒,因此后来他依然“趋之若鹰”。更有一位地级市领导,将班子成员名字里的“淦”读成“金”,以致为官一任,笑话八方也没有人提醒。

文章还举例说:一次省里召开一个案情通报会,领导们“前仆后继”读白字:省纪委书记介绍原省委某常委的近况时说,“他在看守所里流下了千悔的泪水……”;省委书记分析省委某常委犯罪动机时说道,“身陷令吾,悔之晚矣”;省长接着讲话,将“孤注一掷”说成了“孤注一郑”。

而市里在收看收听案情通报会之后,市委书记的即兴发言:菖菖菖的落马发人深省(shěng)!

更有意思的是,某官员在介绍一名落马贪官的罪状时,将其与某女“关系暧昧”念成“关系暖味”。

评论文章说,官员频频读错字,令人着急。是不是今后官员的选拔任用,相关部门是不是要加考一门语言文字应用?先逼他们补补课去。

近期,云南省长阮成发就因频繁“读错字”而身陷舆论风波中。

去年12月28日,阮成发在致辞时,连续两次把著名的“滇越铁路”念成“镇越铁路”。

2月20日,阮成发在云南省的一场推介活动中发言时,把云南著名美景“抚仙湖”念成了“抚优湖”。

3月27日,在一个云南昆明五华山的现场报导上,阮成发把饮鸩止渴念成了饮(jiu)止渴。

阮成发频频读错字,令大陆网路舆论一片哗然,网友乐翻。甚至有网友质疑:其博士学历造假。

自由亚洲电台曾刊文,揭露中共官场流行的“学历”造假内幕。

文章称,中共官场中,越没有真才实学,越没有底气的官员,越是要弄上个“在职硕士”,“在职博士”头衔为自己充门面,有人感叹官场中“学而优则仕”者,数得出来的几个官至正省部级和副国级的,基本都是中共的“党外人士”。而“党内人士”中普遍的高“学历”绝大多数都是伪学历和假学历。所以“读错字”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记者李芸报导/责任编辑:赵云)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