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传统节气立秋习俗及养生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7年08月07日讯】立秋,是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黄历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8日左右。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民谚说:“立秋之日凉风至”。2017年的立秋落在8月7日15时39分。

《历书》记载:“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

古人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皇帝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周代立秋,天子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唐代立秋祭祀五帝。宋代立秋戴楸叶,吞食小赤豆。清代立秋贴秋膘。民国立秋蔬菜尝新、奠祖、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宋代立秋这天,宫庭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会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古人《立秋》诗云: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三侯

古人把立秋分为三侯:“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之后,温热之风转为凉风,“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清凉风来,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秋季的蝉,又称“寒蝉”,感阴而鸣,闻来凄切,又名“秋怜”。寒蝉感知生命将尽而声音变凄切。诗人说:“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碧树未摇落,寒蝉已悲鸣”。

立秋风俗 裁秋叶:

“折枝楸叶起园瓜,赤豆如珠咽井花。洗涤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这首诗纪录了当时佩戴楸叶的立秋节俗。楸,音同“秋”。旧俗立秋时要将楸叶、石楠红叶、桐叶等剪刻成各种花样插于两鬓。将红布剪成葫芦形状,上书“今日立秋,百病俱休”,缝在孩子衣服的后裾上,作驱邪祛病之意。

啃秋:又称咬秋,即立秋日吃瓜。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

吃福圆:立秋时节,台湾的龙眼大量上市。龙眼又称“福圆”,俗谚是“吃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秋社: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

食秋桃: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食小赤豆:从唐宋时起,还有在立秋,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称人: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如有减少,便要吃肉‘贴秋膘’。

立秋养生

饮食调养:原则是多酸少辛,滋阴润燥。

医书《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一年之内,秋不食姜”。

这段时间空气会逐渐变得干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因此在饮食上要以滋养津液、健脾益气为主,可适量饮淡茶(以乌龙、铁观音为宜)、豆浆、莲子百合糖水等,并适当多吃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梨、荸荠、柿子、百合、银耳等,也可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等柔润食物,从而起到益胃生津的作用。

酸味食物入肝,肝气可挟制肺气,使人体处于平衡状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如苹果、石榴、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可以收敛肺气防秋燥。

精神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

起居调养:立秋之季应“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由于秋天阴气增、阳气减,为了贮存体内阳气,要尽量少熬夜,保证良好的睡眠。

(记者李倩倩报导/责任编辑:曲铭)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