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研究真气 用科学从新审视“迷信”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7年11月06日讯】中科院院士朱清时早前在京举办讲座讨论“修炼真气”,挑起争议。一些人不解,一位拥有中国科学界最高荣誉的学者,为何转而研究真气。近日,朱清时回应说,应该用科学的方法重新审视所谓“迷信”的东西。

朱清时是化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任校长,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

10月5日,陆媒报导说,退休后的朱清时每天埋在办公室看书写文章,研究他心爱的古玩。5个月前的6月10日,朱清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名为《用身体观察真气和气脉》讲座。

在讲座中,朱清时展示了关于真气的实验效果,并用亲身实践证实了“真气”的真实存在。

据陆媒报导,现场座无虚席,人满为患。

6月11日,朱清时在上海出席“木鱼论坛”时,作了题为《如何用科学语言讲佛法》的主旨研究。

此前,朱清时还曾发表诸如《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量子意识——现代科学与佛学的汇合处?》等文章,探讨现代科学和佛学之间的联系。

朱清时的报告在大陆各界引发热议。许多人支持他为恢复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所做的努力,但也有反对者攻击他宣扬“伪科学”。

如今5个月过去了,谈到当时的心情,朱清时说,那个时候在风口浪尖上。我其实很平静。我知道自己在做一件重要的事,只不过我说的事情有些人不理解而已。

他说:“我遇到那样的围攻,也有科学界的专家私下来跟我说,他们很理解我在做什么。我听了他们的话,就知道其实我做的、思考的事情没有错。一定要从科学角度让大家意识到,这个东西是有道理的,然后人们才会把我们的传统文化重新找回来。”

他说自己小时候,母亲和长辈的人说哪件事做得不好,都说那人“作孽”。这就是当时社会上的观念:人不能做坏事,做坏事是有业报的。当社会上还有这种观念时,每个人自我约束就有基础。在民间,这个基础已经延伸了几千年。后来人们没有了这种自我约束,社会问题越来越多。

“我一直在想:如果每个人都利己,没有业报的观念,没有底线了,社会就会出问题,这怎么办?”朱清时说。现代人认为佛学是迷信,这个道德底线就没有了。科技让人认为佛学的业力、业报思想是迷信,大家都不相信它了、把它抛弃了。

他表示:佛学的很多思想不被科学认可,并不是因为佛学的说法都与科学矛盾,而是因为科学不需要它。因为无法证明它,所以不需要它。

他举例说:比如人为什么要善良、慈悲、共享?科学无法证明这些。好人拿科学做好事,坏人拿科学做坏事。而且科学本身力量有限,它能证明的东西很有限。如果把它不能证明的都否定掉,这本身就不科学。

他说自己现在已经老了,也不需要项目、经费、成果。很愿意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看佛学中的道理。这个问题如此重要,探索一下总是值得的。

朱清时说自己读高中的时候就崇拜爱因斯坦。当时还把“做中国的爱因斯坦”作为志向。后来才知道,“我们这样的普通科研人员,一生无非就是理解和观察他理论中的一些细节,只能仰视他”。

他说,最近他突然见到了这个他终身崇拜的偶像——爱因斯坦的亲笔信,很激动。“感觉在和爱因斯坦对话。这是我一生中最奇妙也最美好的时候。”

爱因斯坦和牛顿都是历史上公认的最伟大科学家。当他们穷尽了物理世界的客观规律之后,发现关于宇宙问题的最终答案,只能指向神。因此,在晚年时期都走入了宗教。

爱因斯坦曾说:“人生最后的领域,只能在宗教中才能找到答案。”

牛顿表示:“从诸天文系的奇妙安排,我们不能不承认这必是全知全能的神在掌管、统治。在望远镜的末端,我看到了神的踪迹。”

多年前,联合国曾经用世界著名的盖洛普民意测验方法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最近300年间的300位最著名的科学家是否相信神。其中除38位因无法查明其信仰而不计以外,其余262位科学家中,不信神者仅20人,占总数的7.6%;信神者则有 242人,占92.4%。

(记者李芸报导/责任编辑:赵云)

相关链接: 中科院院士敏感日宣讲:修炼真气获得极大快乐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