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唐太宗高如日月 却慎言慎行

唐太宗曾对大臣直言:“我不敢多说话。”一个高高在上的天子,说出的话更是圣旨,为什么太宗会有这种顾虑呢?

原因就在于,太宗心中总是装着敬天与爱民的治国理念。每讲一句话、每做一件事之前,太宗都会先问自己:是否顺应了天意,有没有违背臣民的意愿?因为天虽高,却能听到地上人的议论;作为臣下的公卿百官,也都注视着皇帝的一举一动,怎能不让人小心谨慎呢?

负责撰写“起居注”的杜正伦,是一位尽忠职守的史官。他借机进言:“皇帝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要记录在‘起居注’里。”他还说:“如果陛下有一句话违背了常理,那么即使在千年之后也会让您的圣德受损,而不仅仅对当今的百姓造成损害,请陛下一定要谨慎啊!”

一言有失,便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如果留于史书,那么千万年都要受到后人的评议。因而,善纳谏言的太宗听后非常高兴,赏赐了杜正伦两百段彩色绢帛。

贞观八年(634年),太宗又和侍臣谈到说话的重要性。“言语者,君子之枢机。”他认为,言语是表现君子德行的关键,因此说话绝对不能草率随便。

太宗解释说:“平民百姓一句话说得不好,就会被人记住,遭到耻笑,更何况是作为万乘之主的皇帝呢?君主绝不能讲出不妥当的话来。”


隋炀帝像,(传)唐阎立本《历代 帝王图》(摹本)局部,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公有领域)


他还以隋炀帝的故事为教训,与大臣分享。当年隋炀帝刚到甘泉宫时,被那里的泉石美景吸引,却遗憾没有萤火虫做点缀。于是,他下令:“捕捉一些萤火虫到宫中,作为照明之用。”官员立刻派出几千人捕捉萤火虫,后来从各地运来了五百车。

一件小事就反映出隋炀帝的品行,而他后来亡国也在意料之中了。魏徵听后也说:“皇帝如果言行有亏德行,古人认为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人人都能看得见。君主的确要有所警戒啊!”

到了贞观十六年,因为太宗与百官在朝堂上,经常反复争辩议论,就有大臣上疏发表见解。“多记则损心,多语则损气。”是说人思虑过度、说话过度,会对身心产生负面影响。而古时的圣人都把少言寡语视为高尚的道德,比如老子称“大辩若讷”,庄子说“至道无文”。

太宗看后也立即自省,“不思考就不能治下,不说话就不能表达想法。我近来和大臣谈论过于频繁,恐怕因此产生轻视别人的骄傲态度。”即使是和大臣对话,太宗也仍然担心言语中流露出骄矜之意,伤害贤臣辅政的忠心。

人从出生到学会说话,只需要几年时间,但说话的艺术却值得人用一生去学习。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东方的佛教也有“修口”养福德的教义。唐太宗作为一国之君,尚且如此注重个人言行,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贞观政要》)

作者:柳笛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