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以红黄两色为主 为何叫紫禁城?

故宫曾是明、清两代的二十四位帝王与其皇室成员的居住地,是现存的皇家宫殿之一。故宫主要以红、黄两种颜色为主,为什么被称作“紫禁城”?而不是叫“红禁城”或“黄禁城”呢?又为什么叫“故宫”,而且广为东西方熟知呢?

《看中国》近日刊文“故宫以红黄两色为主 为何不叫红禁城或黄禁城?”带您探知缘由。

故宫名称的由来

其实,明清两代的皇宫,本名就叫“紫禁城”,而非现在的称呼:“故宫/北京故宫博物院”。1924年,自从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把清代末帝爱新觉罗溥仪逐出紫禁城之后,1925年10月10日又建立了故宫博物馆。自从紫禁城不再是天子居住的场所之后,世人就逐渐习惯称紫禁城为故宫了,也就是“旧时的皇宫”之意。

故宫,地处于北京紫禁城内,是建立在明、清两代的皇宫与其收藏的基础上,故宫的收藏品主要以明、清两代的宫廷收藏为基础,目前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再回来说说紫禁城名字的来源吧!这就得从天上的星星开始说起。

古代的天文学家将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众多星座。其中,三垣乃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的合称,它们一共有四十七颗星星。

由于紫微垣位居三垣的中央,太微垣和天市垣则陪居两旁,故称紫微垣为中垣,而又因它位居北天中央的位置,故又称中宫。“紫微正中”之说,亦从此而来。


明代的故宫画。(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紫禁城与天宫的格局同

因为中国古人认为主宰天宇的玉皇大帝正是居住在天空正中央的天宫中,因此当天文学家历经长期观察,确认了紫微垣长久位居天的正中,不曾改变过后,古人就将与天宫位置互相叠合的紫微垣,视为天宫所在的场域。于是,玉帝的天宫自然就被称作“紫宫”了,而掌管疆域的人间帝王自视为“天之子(天子)”,所以天之子在人间居住的地方理应与天父玉帝居住的“紫宫”相互对应,因此地上的帝王宫殿就建盖在北京城的中心位置,“紫宫”之名亦由此得来。

倘若你观看紫禁城的平面图,就会得知地面与天上的互相对应的格局,因为帝王居住的皇宫与整座皇城可是对照着“紫微正中”的格局而建造的。皇宫的种种格局可是设计者们绞尽脑汁、耗尽心血设计而成的,整体的建筑布局分别象征着天、地、日、月、星辰,皇帝自是位居重要轴心,借此展现“君临天下”的崇高威严和莫大权力。


明清两代的皇宫,本名就叫“紫禁城”。图乃神武门。(Czzhermit/维基百科)

紫禁城的部分格局

太微垣南方有三颗星,被人们视作三座门,也就是:端门、左掖门、右掖门。相对的还有紫禁城前面所设立的端门、午门,东西两侧亦设立着左掖门、右掖门;午门与太和门的中间,有象征着天宫银河的金水河蜿蜒穿过。

象征着天的威严的太和殿(俗称的金銮殿),位居紫禁城的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上,它是紫禁城内等级最高、体积最大的建筑物。

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的乾清宫,曾是明代皇帝的寝宫,它与曾做为明代皇后的寝宫的坤宁宫同时象征着天地乾坤。

乾清宫的东西两侧的日精门和月华门则是象征着日月争辉。

东西十二宫院则是象征着十二星辰。十二宫院后头的数组宫阁则象征着群星环绕。


“紫宫”之称又是怎么变成“紫禁城”的呢?(pixbay)


那么,“紫宫”之称又是怎么变成“紫禁城”的呢?这是因为皇帝居住的皇宫并不是寻常人都随意进出的,它是一个拥有最高等级、阶级明显、戒备森严的“禁区”,凡是进入到皇宫中就得严格的遵守宫禁与大大小小的宫规,否则就是犯禁,这可是要受到惩处的。“禁”字本就象征着帝王的无比威严,令人心生畏惧。于是,“紫宫”成了“禁城”,而两者的合称就成为“紫禁城”了。

参考资料

吕双波主编《文化常识知道点》

故宫博物院、三垣、紫微垣(维基百科)

北京故宫博物院网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