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古人怎知道?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11月08日讯】现代人问时间,看手表、手机,问年月,看月历(日历、年历),那么古人没用手表、月历,怎么知道时间、日月?

时间都挂在天上日月星辰间,又投在地上显影,古人观日月星辰,唾手可得。

就说现在这个时节,11月7日北半球立冬,冬天到了!那么,古人是怎么知道的呢?古人从日月星辰的相对位置去掌握日期。

中华文化古天文科学成就
观察太阳过星宿的角度

《礼记‧月令》说:“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

“尾”、“危”都是中国古星象学二十八星宿的星宿名称。上古的中国人“谈天”,说“二十八宿”为日月舍。(《论衡‧谈天》),就是说日、月运行经过的天空背景就是“二十八宿”。观察日经过“二十八宿”的落点、相对角度就可以知道日期。

《礼记正义》(唐代郑玄疏)引用古人的历法解释立冬时,太阳所在天空的位置,而且指出了三个观察时点:日、昏、旦。《礼记正义》:按《三统历》“十月节(*即立冬),日在尾十度,昏危十四度中,去日八十九度,旦翼初度中”又按《元嘉历》:“十月节,日在心二度,昏危一度中,旦张八度中。”其中谈到的翼、心、张和尾、危一样,都是中国古星象学二十八星宿的星宿名称。七星是北斗七星。

《三统历》是中国古代西汉刘歆修订《太初历》而成的历法;《元嘉历》是南北朝时代刘宋何承天编纂(《元嘉历》1太阳年= 365.75 304日),两者年代有别,从其中可以看到,古代中国天文科学已经看到了日月星辰运行的岁差,所以后代立新历法来校正岁差。

观察北斗七星

比较粗略的观星法,也是人人可为的,就是观看北斗七星的斗柄的指向。斗柄三星是玉衡、开阳、摇光,从斗杓的天权星延续而出。从斗柄的指向方位来判断四季。

公元前五世纪就立说的道家著作《鹖冠子‧环流》指出:“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就是说,北斗的斗柄指向北边的时候,就是冬天了。当然这个方法仅适用于北半球,南半球另外有指标星座。

清代《老残游记》第十二回,就有老残观察北斗星,察知年月变化的场景,其中写道:

这时月光照的满地的亮,抬起头来,天上的星一个也看不见,只有北边,北斗七星开阳摇光,像几个淡白点子一样,还看得清楚。那北斗正斜倚在紫微垣的西边上面,杓在上,魁在下。心里想道:“岁月如流,眼见斗杓又将东指了,人又要添一岁了。”

老残看到“斗杓又将东指”,是冬将尽、春将到的时节了。

观日影、日夜长度

除了观星,中华民族的先贤还观察日月。这里就说白天人人都容易观察的日影。一年中,古人从地上日影的变化,就能知道岁月的流转。在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日影最短。春分、秋分则是“昼夜均”,白日、黑夜等长。《春秋繁露》说春、秋分:“阴阳相半、昼夜均、寒暑平”。

还有一种方法最简单,那就是数日子。《管子‧轻重己》说:“以秋日至始,数四十六日,秋尽而冬始”。其中所说的“秋日至”就是指秋至,“秋分”也。从秋分开始数到46日就是冬天的开始。这种方法人人可为。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冬天到了,千万不要逞强逆寒而为,这时是冬藏养精蓄锐的时机,养藏作得好,来春才有生命的活力。@*#

(-【中华文化300问】系列待续-)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张信燕)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