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第一名校“高才生”辈出 皇帝做“兼职”教师

【新唐人2019年01月15日讯】洛阳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具备深厚的文化基础。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洛阳就有了第一所国立大学——洛阳太学。这所大学里的“教授”,都是国家的“智库”,培养出了一批名垂青史的“高才生”,甚至连皇帝也曾在这里做过“兼职”教师。

史料记载,远在西周就已有太学之名,到了西汉,经著名学者董仲舒倡导,汉武帝元朔五年建立太学院,董为首任“院长”。

最初太学规模很小,只设教师5人,弟子50人。后来学生增至1000人。王莽当政时,有人上书说,孔子布衣养徒3000人,于是学生也增至3000人。

到东汉初期,刘秀在洛阳建太学,很快形成了“内外讲堂,诸生横巷”的盛况,学生人数达到3万余人,“凡所结构达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

中国在近两千年前就有如此规模宏大、师生众多的太学,在世界上可说是独一无二的。

汉代太学的教师称博士,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以教学为主。但“国有疑事,掌承问对”,博士要参加朝廷的政治、学术讨论,帮助政府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那时候的洛阳太学人才济济,是全国人文鼎盛的所在。

汉明帝本人崇儒好学,精通《春秋》和《尚书》,他曾两次亲临太学讲经论道,使太学盛况空前:“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环桥门而观听者盖以万计。”连北方的匈奴都派遣子弟来洛阳留学。

洛阳太学素有“严于择师”的传统。西汉学者杨雄把“模”与“范”二字相联,首创“模范”一词,提出“师者,人之模范也”,可以说代表了当时对太学教师的看法。

西汉的太学博士采用征拜或举荐的方式选拔,东汉的博士还要考试,要经过严格的遴选。在汉代太学执教的博士不乏鸿师硕儒,如孔安国、匡衡、董仲舒、贾逵、许慎等,都曾在太学“掌教弟子”。

太学常常大班上课。这里的“大教室”,“长十丈,广三丈”,能同时容纳数百名学生听课。

太学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学。太学生有充裕的自学时间,可以自由研讨学问和向社会名流学者就教。

太学常集会辩难。博士中相互论难蔚然成风,学术气氛浓郁。学生也可和负有盛名的学者论辩,很多学生都思维敏捷,“善论难”。

太学学习的,不仅是儒家的经典,还有天文、历法、数学等各方面。

这样的学风,使汉代太学造就了王充、马融、张衡、许衡、郑玄等一大批学识渊博、名垂青史的“高才生”。

这些高才生们的著作至今仍为后人所传诵,如张衡的浑天学说、发明的地动仪、赋作中的典范《二京赋》,以及“杂文”《七辩》等。

董仲舒将儒学与阴阳灾异之学融合为一体,开创了中国哲学的新局面。

“通儒”贾逵精通天文学和数学,认为月球的运动为不等速,大力推介民间天文学家傅安的测量结果,主张历法计算中应按黄道计量日、月的运动,东汉灵台上用的黄道铜仪就是在他的倡议下建造的。

马融学兼百家,为一代学者和音乐大师;王符博通古今,是著名的政论家,直到现在,他的《潜夫论》还是研究汉代社会的重要资料;而崔瑗精于文史,又多才多艺,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物理。

(记者罗婷婷报导/责任编辑:文慧)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