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强:好莱坞保守派电影漫谈(2)

美国影星史泰龙。(Photo by 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接前文:夏小强:好莱坞保守派电影漫谈(1))

可以说,今天的好莱坞,已经成为宣传左派意识形态的大本营。特别进入二十一世纪,好莱坞左派的电影遍及多个层面:同性恋话题的《卡罗尔》,种族话题的《撞车》、《为奴十二年》,揭露天主教会丑闻的《聚焦》,反华尔街反大资本的《大空头》,《阿凡达》的反政府等;《后天》的故事背景,也可以解读为全球变暖理论造势。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的洛奇(Rocky)系列和兰博(Rambo)系列,堪称影响力最大的保守派电影作品。

当时,七十年代的美国处于越战失败后遗症中不能自拔,国内失业率和通胀严重,再加上石油危机,美国进入大萧条以来最艰难的时代。左派电影普遍从选材和表现手法上都刻意阴暗化、混乱化、肮脏化,比如《出租车司机》等影片,更使民众的意识和心灵蒙上了厚厚的阴霾。

洛奇第一部同样是在灰暗的色调中开始叙事,演绎了一个典型的美国梦故事,小混混白人拳手抓住机遇险些将黑人拳王(暗喻拳王阿里)击败,强调奋斗就会成功。

兰博系列则可以代表整个里根时代的美国精神。1980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1981年,史泰龙开拍电影《第一滴血》。同名小说原本是部反战小说,把主角兰博塑造为一个残忍的疯子。但史泰龙亲自操刀,将剧本变成“反反战”电影。

影片中,兰博代表着所有的热爱美国者、所有出生入死的退伍美军、所有战死的英灵,向煽动反战示威、出卖军人和越南的政客,迸射出愤懑和怒火。沉痛悲怆的片尾曲 It’s a long road 奏响,兰博在上校陪同下昂然步出警局,仿佛一位凯旋的英雄。

外界对《第一滴血I》的评价是严重分裂的。左派认为该片“歪曲了对越战的评价”,而保守派则认为这是伟大的经典之作。

如果说《第一滴血I》是对美国不再伟大的整个七十年代的控诉,那么《第一滴血II》就是对共和党里根的八十年代的热情赞颂。这正是美国保守势力的一次回潮。

里根总统则对兰博这个角色赞誉有加。1985年7月贝鲁特人质危机结束后,里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昨晚看完兰博II之后,我知道下次遇到危机和挑战时应该怎么做了。”里根经常将《第一滴血II》视为其国内外政策的典范。在另一次劳动节演讲中,里根表示他将“本着兰博精神”清理联邦税制。

史泰龙的电影对重塑美国的大国形象、激发人民的自信心起了很大的作用。在《第一滴血第二集》和《洛奇第四集》(洛奇英勇击败了苏联拳手)上映时,电影院的观众齐声高呼“USA!USA!”兰博这个角色成为了里根时期政治、意识形态和军队的标志。

另一位保守派的好莱坞导演和演员是梅尔·吉普森:其代表作品有《耶稣受难记》、《勇敢的心》、《我们曾是战士》、《爱国者》、《血染钢锯岭》等。《耶稣受难记》是一部完全忠实于圣经的基督教的传教片;《勇敢的心》赞美民族主义。

《苏格兰人如何创造了现代世界》(How the Scots Invented the Modern World)的作者Arthur Herman 这样评价《勇敢的心》:

“除了是一部创造历史的动作电影外,《勇敢的心》把其描绘的英雄——中世纪的苏格兰勇士威廉·华莱士——提升到神话的高度,一举赢得了五项奥斯卡奖,其中包括梅尔·吉布森本人的最佳导演奖,他自己出演的华莱士,勇敢地反抗英国暴政。勇敢的心告诉我们,自由不仅是值得为之牺牲的,也是值得为保卫家庭和家庭而让敌人付出生命代价。六年后,在世贸中心双子塔的废墟中,吉布森的讲话引起了一代美国青年的共鸣,他们从军打击恐怖分子,而不是邀请后者参加“建设性的对话”。自那以后,自由主义者们就从未原谅过吉布森。”

越战老兵,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Mackubin Thomas Owens对《我们曾经是战士》 (We Were Soldiers )评价道:

“大多数以越南战争为题材的的电影,都反映了反战左翼的精神错乱。这部电影改编自哈尔·摩尔中校的回忆录(梅尔·吉布森主演),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生动选择。本片聚焦1965年的德浪河谷战役,一个寡不敌众的美国陆军营与北越三个兵团之间的战斗。值得注意的是,本片把前线的士兵们当作普通公民来对待,而不是那些可怜的失败者或病态杀手。本片把他们描绘成愿意牺牲一切来履行职责的人,这其中包括了对他们的国家,对他们的部队,对他们的战友的责任。正如电影所阐明的,在外作战的士兵也有家庭。事实上,他们最深切的思念,通常是他们挚爱的家人。”(待续)

——转自《大纪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