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伏饺子二伏面 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9年07月09日讯】从7月7号开始,就进入了中国24节气中的小暑,下面来了解小暑时的传统习俗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个时候盛夏已经开始,气候也开始变得炎热。

民间相传小暑前夕的“六月六”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也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大多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进行“晒伏”,也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物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用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民间说“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百索子就是用五种颜色的彩线编成的手环,相传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被银河分隔在两岸,在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这一天可以相会。所以六月六的这天,孩子们要将端午节戴在手脚上的五色丝线放到屋顶让喜鹊衔去,在银河上架起一座像彩虹一样的美丽天桥,让牛郎和织女相会。

古人认为:在最热的伏天祭祀太阳神炎帝,可以让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使五谷孕育生长,百姓不愁衣食。

史书记载,六月初六也是“天赐之节”,宋代皇帝会在这天向群臣赏赐炒面。炒面就是将面粉炒干炒熟,再用水加糖拌着吃,民间相传,在伏天吃炒面,不但可以消烦,止泻,还能避邪。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是解馋开胃的食物,山东的有些地方还会吃生黄瓜和煮鸡蛋。一些地区还有伏天煮麦仁汤给牛喝的习俗,据说牛喝了麦仁汤便会身子壮,能干活。

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人们应该适当减少外出,躲避暑气,多吃些清凉消暑的食物。如西瓜,番茄等。

新唐人记者李净明综合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