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邝埜跪读父信 敬受父教

作者:罗真

董永戒儿勿大言

董永,南宋人,是董槐的父亲。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他是南宋大臣,由进士而进入仕途,历任各种地方官职,后来官至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宝祐二年(1254年),任参知政事。后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景定二年(1261年)去世。被进封为许国公。

董槐自小就十分喜爱谈论兵法,私下里读了不少孙武、曹操等古代著名军事家的书,自以为精通于此道,曾口出大言道:“如果任命我为将领,我就能带兵横扫中原,将中原归还给天子!”(南宋时,朝廷迁都杭州,中原大片土地被金兵占领,所以董槐这样说)董槐身量魁梧,相貌堂堂,胡须又长又美(史书上称他“貌甚伟,广颡而丰颐,又美髯”),每每论起天下大事来,则慷慨激昂。他相当自负,将自己比作诸葛亮、周瑜一类人物。

董永深知儿子董槐喜好大言的毛病,听到儿子以诸葛亮、周瑜等人自比,大言不惭,不觉心中发怒,准备痛打他。转而又觉得儿子这样的言语、举止十分好笑,便狠狠训斥了董槐,说道:“你不肯好好地用功学习,又喜欢这样口出狂言,你这狂妄无知的小子,我真不愿意看到你这种样子!”

董槐本来自以为了不起,受到父亲的这一番训斥后,顿时大吃一惊,心里觉得十分惭愧,便下决心:改变了好大言的坏毛病,虚心向学。他先是跟从浙江永嘉的叶师雍学习,过了一段时间,听说有个叫辅广的人,是大思想家、文学家朱熹的弟子,便又千方百计,投到辅广的门下。他好学与善学的精神,老师辅广也十分赞赏。

只要辛勤耕耘,就能有所收获。后来,董槐终于学到了真正的本领,不再是一个只会口出狂言却无才能的“空心大萝卜”。宋嘉定六年(1213年)他考中进士,后来在朝为官,直至做到宰相。

应该说,这正是他父亲训斥他,使他后来改掉坏毛病、折节向学的直接结果。(事据《宋史‧董槐传》)

邝埜跪读父信 敬受父教

邝埜,字孟质,宜章(今属湖南)人,明成祖永乐九年(1411年)进士。他为人勤廉端谨,又很孝顺父母。考中进士后,任监察御史,生性仁慈。明成祖建都北京以后,有人上奏说南京金融制度被一些豪民破坏,明成祖便派邝埜前往查访。一时间,人们都认为邝埜这一去,一定会兴起大狱。但邝埜到南京后,仅仅抓了一两个为首的豪强,便回京城复奏道:“南京百姓听到朝廷的命令后,都十分震惊恐惧,现在金融制度已经完全正常了,不必再惩办什么人。”

当时倭寇侵犯辽东,因为城池失守而获罪者,有一百多人,按照当时规定的律令,都应处死。邝埜负责处理此事,详细地向朝廷汇报了对他们可加饶恕的种种情状,最后,皇帝均宽恕了他们。邝埜处理事情,就像上面所举之事一样,常常怀着一颗仁慈之心。

邝埜为官廉洁,而他的父亲邝子辅,做官之廉洁,丝毫不亚于儿子。邝子辅担任江苏句容县的教官时,教子甚为严格。

邝埜长期在陕西任按察副使,很想和父亲团圆团圆,于是,便想聘请父亲担任陕西的乡试考官。邝子辅知道儿子的打算后,十分生气,说道:“儿子当了地方上的官,却想聘自己的父亲当乡试考官,怎么能够防舞弊、避嫌疑?”为此,他特意写了一封信给儿子,毫不客气地责备了他一顿。

出于孝心,有一次,邝埜用自己的俸禄,买了一件很普通的粗布衣服,给父亲寄去。邝子辅因为不清楚这件衣服的来历,不肯接受。他不仅把衣服寄还给儿子,还特地写信告诫儿子说:“你做刑官,负责刑罚之事,应当以洗冤屈、释疑案,作为自己的责任,要对得起你担任的官职。我不知道你这件衣服是从哪里得来的,所以不敢接受,特地退还给你,以免玷污了我的名声。”

邝埜接到父亲寄还的衣服,捧读父亲的来信,不禁泣下,立即跪下再诵读一遍,以示接受父亲的教诲。

(事据《明史‧邝埜传》)

——转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张信燕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