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眸】承制御药200年 同仁堂梦断谁手(上)

文/宗家秀

北京同仁堂,前身是乐家老铺,由康熙八年(1669年)间太医院吏目乐显扬开创“同仁”堂号而得名,至1954年近300年间,同仁堂品牌堂号、资产及配药秘方均为乐氏家族持有,祖遗代传。1723年雍正元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历时188年,获皇权特封,书写了同仁堂老字号的辉煌历史。

1954年同仁堂第13代传人乐松生“主动”请求公私合营,以年定息6.16万元(旧币)的收益交出了金字招牌的乐家同仁堂,自此,同仁堂不再姓乐。1968年4月,乐松生一家三口命陨文革。

乐家铃医

乐氏宗谱上记载的乐姓祖籍为浙江宁波府的慈水镇,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昭宗光化年间,大司寇乐仁厚及弟太医令乐仁规不满朱温乱朝,弃官归隐,后移居到宁波,至清初共31世宗谱。其中,第26世乐良才随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迁都,也搬到北京。

乐良才在宁波时就是一位手摇串铃穿街走巷卖药的铃医,周游四方、负笈行医,为当时小有名气的走方郎中,针、药独特,临床经验非常丰富。进入京城后,乐良才又自学中医理论与名家著述,并结合行医所得,将自己的医药知识与经验代代相传,直至乐家来京第4世乐显扬。

为康熙诊脉

乐显扬号尊育,秉性淳朴。受家族影响,乐显扬自小博览医书,刻苦钻研,善辩药材,对中医脉诊医药深有造诣。康熙四年,乐显扬因救治一位进士而被推荐到太医院做吏目,即管医事文书、杂务的医官。此后,更是收集了大量宫廷秘方、民间古方。

民间相传,乐显扬和康熙大帝之间还有一段善缘。康熙八年春,勤政爱民的少年天子率领众臣在京畿一带巡查,不料寒流袭击京城,康熙帝回宫后病卧龙床。御医给小皇上开了剂“荆苏姜茶红糖饮”医治风寒。服饮后,康熙仍觉身体不适。

青少年时期的康熙皇帝。图为《康熙帝便装写字像》。(公有领域)

于是,太医令命乐吏目为康熙诊断。养心殿内,面带倦容的康熙皇帝眉宇间仍显露出一种英气。乐显扬聚精会神地给皇帝按脉,感冒已基本痊愈,只是脉象很冲,似有愁事。

“皇上的风寒已基本痊愈,不必担心。依吏目看来,是心有所忧,故致疲倦。”乐显扬的直言相奏让一旁的太医令汗流满面,担心顶撞了皇上。

康熙皇帝看了看乐显扬,平和地问:“朕需用药吗?”“回皇上,不必用药,只要心思能解,精神自然高昂。”乐显扬仍直言不讳。

第二天,乐吏目得到了康熙一百两银子的赏赐。皇上对他的忠言直谏心有感触,加以褒赏,原来跟随巡查的鳌拜专横跋扈,康熙帝的忧虑,被医术高明的乐吏目号脉号出来了。

创“同仁”堂名 载誉三百年

身为医官,乐显扬经常随朝廷赈灾救死扶伤,了解民间疾苦后他认为:“济世养生,惟医药为最。”康熙八年,他决定创办同仁医室,济世天下。

乐家铃医祖上根据北宋名医王惟一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传下来一尊刻有针灸穴位的铜人,乐显扬用其谐音,命堂号“同仁”,并说:“吾喜其公而雅,须志之。”

乐显扬命堂号“同仁”。图为北京大栅栏同仁堂总店的招牌,为清皇室后裔爱新觉罗‧启功所题。(Gisling/Wikimedia Commons)

乐显扬推崇古方药研制,因而有言曰:“古方无不效之理,因修合未工,品味不正,故不能应症耳。”他要求同仁药室必求道地药材、谨遵炮制之规,故同仁药效颇佳,名声大振。

乐显扬过世后,其三子乐凤鸣恪守父训,接续祖业。康熙四十一年(1702),乐凤鸣在北京大栅栏路南开设同仁堂药铺,并于1706年汇集《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收集配方362首。书中序言提出“遵肘后,辨地产,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工艺规范,成为同仁堂名号载誉几百年的至理名言。

工艺规范说起来只是一句话,做起来可全凭功夫。比如镇咳止痰的“半夏”,因药材有一定的毒性,同仁药铺的传统做法是:将生半夏先后用清水、石灰水、再次以清水、皮硝和明矾水分别浸泡7天,共28天。晾干后与五味子、甘草熬成的汁液还有宫桂、砂仁等研制的药粉同缸浸泡,每天要倒一次缸,共浸倒26天。再隔天倒一次缸,共浸35天,晾干后才算完成。而传统的同仁堂名药乌鸡白凤丸,其工艺则更令人惊叹了。

乾隆四十九年(1784),琉球王国医药学家吴继志曾点名请益同仁堂药师。同治十二年(1873)杨静亭着《都门纂》,光绪十六年(1890)李虹着《朝市丛载》均记载同仁堂制药于大栅栏路南,货真价实。

供奉御药 皇权特封

同仁堂因其配药严格和显着疗效,1723年被皇帝钦定为御药房供料、代制内廷中成药。同仁堂独承御药近200年未有更换,可谓奇迹。至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内仍保存着同仁堂制作的紫金锭等药物。

清宫内廷的宫女、太监、侍卫等人员总数过万,其医疗保健用药自雍正元年一律由同仁堂提供。清宫要求所供药材:产地地道、拣选纯净、质色兼优。每三个月进药一次,不得延误。清廷档案记载道光二十一年(1841)第四季度,同仁堂药商为内廷供药150味、计重252斤7两。

如遇紧急情况,同仁堂须火速供药。在御药房的一份呈报里记载着:“奉旨急合御制平安丹入料……票传同仁堂将所用药味火速交进……”所署时间为二十四日辰刻(上午7点到9点),而同仁堂午时(11点到13点)便将药材全部配齐,听候检验。

数百年如一日,长期为宫廷供药,其量之大、质之优、时之速、效之着,将同仁堂制药历炼达到了清王朝全国最高水准,清朝内廷时常越过御药房而直接向同仁堂索要药材,说明同仁堂的信誉度已经是非通常药商能比的了。

同仁堂为皇家供药初期,是先供药,后领银。因其信誉度越来越高,雍正年间,同仁堂获得了先领银后供药的皇家特封权利,同时还可向皇上申请增调药价。雍正年间,同仁堂曾奏领官银四万两,乾隆九年(1748),曾奏请调高三分之一药价。

但官拨银两只能用于宫廷制药,不得纳入同仁堂私营,也就是说,政府拨钱方便了同仁堂供御药的流动资金周转,但政府放钱并不是投资,更不是控股。而同仁堂奏请调价,清宫都将通过严格的程序调查,按照当时市价和税法来决定是否同意调价。

这种做法也不是计划经济手段,而是出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市场价格信息的获取需要人工采信,买卖双方才能建立良好信任关系。道光十七年(1837),道光皇帝恩准同仁堂“将药味按仿时价加增”。也就是说,朝廷这个大买家对同仁堂已经完全信任了。自此,同仁堂生意如日中天,名财两旺。

咸丰十一年,西太后的制药直接由同仁堂输送,光绪十一年六月,清太医院抄存《同仁堂丸散膏丹配方》,同仁堂的药品完全达到最高御用标准。当时长江以北的祁州中药材集散市场,每年的交易额达2600多万银元,同仁堂为其第一大买商。(待续)

参考资料:

《炎黄春秋》:《乐氏家族与三百年老店同仁堂》
杜鹃:《“济世养生”乐家同仁堂》
乐祟熙:《清平乐——乐家轶事》
慎思行:《同仁堂的300年:三次力挽狂澜》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