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倏忽温风至 因循小暑来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7月05日讯】夏天的天气真是一天比一天热,感觉周围空气都是闷热的。如果是在乡间听到蝉鸣,蛙叫,估计就更觉得烦躁了。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是因为小暑马上要来了。

蝉鸣 (pixabay)

小暑是干支历第十一个节气,夏季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正式开始。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天气逐渐炎热,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

《说文解字》中,把“暑”分为上“日”下“者”来示意。“者”不仅指人,还包括世间万物。因此“暑”即有太阳下的万事万物之意。《黄帝内经·素问》云:“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

小暑的由来

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至7月22日或23日结束。小暑期间,江淮流域的梅雨季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将进入多雨季节。

盛夏开始 (pixabay)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小暑,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一般在夏至后的第28天入伏,此时正值小暑,今年入伏时间为7月16日。

小暑三候

中国将小暑节气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鹰始鸷。”

一候,温风至。此时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吹来的风中都夹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壁。蟋蟀是夏天的使者,《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蟋蟀(pixabay)

此八月即夏历六月,由于天气太热,蟋蟀离开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杀气未肃,雏鹰离开温热地面,在高空学习飞翔、搏杀。

小暑民俗

天贶节。据史书记载,小暑前后正好是六月初六日“天贶节”,“贶”即“赐”,即天赐之节。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冰𪎊”和“炒面”之因,故称天贶节。

祭祀五谷大神。有些地方有祭祀五谷大神的习惯,用意与祭天、祭地相同。这体现了先民良好的感恩传统:丰收固然有自己的心血在里面,也是靠着大自然的风调雨顺以及祖先的保佑,才得以实现。

晒书画衣物。小暑这天寺庙会晒经书、法器,老百姓则晒书、晒衣服等等习俗,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

晒衣服 (pixabay)

给牛改善饮食。在山东地区有给牛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的习俗,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小暑传说

龙宫晒龙袍。“六月六”相传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后,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关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百索子撂上屋。相传传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被银河分割在两岸,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这一天可以相会。但在他们中间却横阻着一条银河,又没有渡船。所以六月六这一天,天下的儿童多要将端午节戴在手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让喜鹊衔去,在银河上架起一座像彩虹一样美丽的桥,以便牛郎和织女相会。

牛郎织女(维基百科)

白龙归家日。相传小白龙因犯天条,被龙王父亲囚禁在很远的小岛上,失去自由。唯有六月六这一天,龙王恩准其回家探母。小白龙由于探母心切,所以一路上昼夜兼程,带来了惊雷闪电,狂风暴雨。

伏日祭祀。古人认为伏是“隐伏避盛暑”之意,伏日祭祀,远在先秦已见着录。古书上说,伏日所祭,“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传说炎帝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使五谷孕育生长,从此人类不愁衣食。人们感谢他的功德,便在最热的时候纪念他。因此就有了“伏日祭祀”的传说。

白龙归家 (public)

小暑饮食

小暑“食新”。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据说“吃新”乃“吃辛”,在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头伏吃饺子。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故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民谚。

头伏吃饺子(希望之声合成)

“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伏日吃面。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伏日吃面的习俗,《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羊肉汤 (pixabay)

《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过去认为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

小暑吃藕。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

吃黄鳝。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吃黄鳝最为适宜,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

小暑养生

防寒护阳。小暑期间天热难耐,用空调一定要常开窗通风,否则长期在密闭空调房中,会有头晕、恶心等“空调病”症状。老人、小孩尤其应注意避免风扇空调直吹,温度设定在26℃以上为宜。

以热驱寒。“热在三伏”,7月16日是今年入伏的日子,也是寒性体质调养的大好时机,可以到中医院去做三伏贴、三伏灸。此时人体处于阳气旺盛、气血通畅、皮肤腠理松弛的状态,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窗、通风。 (pikrepo)

五味清淡。《遵生八笺》曰:“是月肾脏气微,脾脏独旺,宜减肥浓之物,益固筋骨。”质地肥厚、味道浓烈的食物,往往失去食物的真味。

小暑时节,饮食宜五味清淡,可使人神爽气清、肠胃舒畅。食材也适宜选用当时当地的食物,最得天地中和之气。

(转自《希望之声》/责任编辑:景雅丽)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