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耀明:专家荒腔走板 政府敷衍塞责

特区政府对科兴疫苗引发问题的反应,莫名其妙,正是其施政反智又离地的缩影。

疫苗计划推行十八日,七人接种科兴疫苗后身亡,另外多人身体不适。死者的解剖报告还未就绪,疫苗临床事件评估专家已急不及待公开表态,认定死因与科兴疫苗并无直接关系,更强调市民该首先控制自己的病患(如心口痛、气促)才接种疫苗。言下之意,疫苗无问题,问题出于接种者,所以接种计划如常,无需停止使用科兴疫苗。

专家的判断,相信他们也自知,未免言之过早又口不对心。若果打针与丧命毫无关系,他们的劝谕只是无的放矢。相反,他们要求市民先控制某些病情才接种科兴,也等于说科兴疫苗对这些慢性病患者有不良作用,或者起码无法排除此这个可能。卫生署近日亦徇众要求,向前线医生发出“临时指引”,列明五类人士不宜接种疫苗及三类人士需延迟接种,只是一概而论,没有讲明科兴还是复必泰,也不针对首批优先接种的六十岁以上人士,以掩饰包含三大失误的决策。

失误之一是粗心大意,急于推行接种计划,却没有预警首批接种者搞清楚自己是否适宜接种,而原因在于行动冒进但又认知不足(失误二),事发后才如梦初醒,疫苗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失误之三是思想混乱,欲盖弥彰,既然说科兴疫苗与接种死亡无关,大可一切如常,又何须忠告市民留意身体状况,而一旦发出指引,就是承认科兴疫苗对带有某些病征者或会引致病发,甚至因此一命呜呼。

三大失误又跟决策者的施政态度攸关。一是不负责任,当局不是先预警接种者,但当有人接种后身亡,便暗指死者自觉身体状况欠佳也接种疫苗,并劝喻市民先搞清楚自己是否适宜接种。换言之,有何事故,一概咎由自取,与政府无关,也免去赔偿的责任。问题是,政府是否已尽所能,让市民明白风险,如填写问卷或提供医疗咨询,才决定接种与否。

二是不问根由。面对死亡个案,理该深入调查,怎能含沙射影,怪责死者明知故犯,有病不求医反而接种疫苗。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曾提及疫苗包含的助剂或会引发血管栓塞,是耶非耶,政府专家应探明因果关系,发掘死因真相,避免悲剧重演,而不是宣讲废话:接种者之死“与科兴无直接关系”。谁也明白,科兴不是毒药,打了不会直接致死,但会否引起原有疾病致命爆发,才是真问题。政府专家不能把“没有直接关系”等同“没有任何关系”,因此指出疫苗与死亡没有直接关系之余,更应澄清两者有何关系。

三是道德迷失。政府专家大声推荐科兴,身体却很诚实,接种复必泰,可见言行差距,但个人品行,不在这里计较了。反而七个死亡个案还没有定论,科兴会否间接导致接种者死亡,只有待死因调查有结果后才能排除,现时理应暂停接种科兴,让学者专家细心研究,再作决定,但专家偏偏坚持市民可接种自己也不使用的疫苗,则未免是有违公德,以市民性命为赌注。

有些专家还坚定不移,指接种科兴依然利多于弊,真不知究何所指。若是指接种后安然无恙比身体不适以至身故者多,固然是事实,但明知风险在前,即使死亡率只有二万五千分之一,以七百五十万人口计算就是三百人,人数不算多,但用二、三百条性命去换取群体免疫,又是否有关文明社会的医疗伦理?

更何况,早于今年一月三日,新华网发表文章,警诫接种者必须注意,包括详细阅读知情同意书、身体不适可暂缓接种,同时十八岁以下及五十九岁以上人士需要等待进一步临床数据才决定能否接种*。大陆党媒也实事求是,以医药安全为先,不追求接种数字,特区当局凭什么不守纪律,冒不可知的风险而立即上马?

香港的医学专家学识丰富,向负盛名,但一旦身兼政府要职,不少变得荒腔走板,偏离常识,这确是一道值得深究的时代试题。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自由亚洲/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