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中共阿拉斯加伏击的前因后果

大纪元专栏作家Austin Bay撰文/曲志卓编译

学者丹尼尔‧布卢门塔尔(Daniel Blumenthal)在他的新书《中国噩梦:一个衰败国家的野心》(The China Nightmare: The Grand Ambitions of a Decaying State)中,对中共独裁政权的运作和战略决策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观点:“在采取行动之前,中国(中共)不仅对自身的强项和劣势进行评估,它也精心算计华盛顿的力量和意志。”

布卢门塔尔专门讨论了在前任主席胡锦涛的领导下的中共外交。但是他的观点适用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所有的中共领导人,可以说是自1972年时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会见毛泽东之后的领导人。

布卢门塔尔认为共产主义中国是一个非常脆弱的政体。我倾向于同意,只要一个自信和军事强大的美国有意愿反对中国的独裁者,并提供传统的、鼓舞人心的、保障个人自由的美国式领导,那么共产中国就确实是一个脆弱的政体。(请允许我自我宣传一下:参见拙作《来自地狱的鸡尾酒》(Cocktails From Hell)的中国章节)。

一个莎士比亚式的提示:鼓舞人心的美国意志——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一个严重的摩擦在2021年3月暴露了出来:中共高级官员向拜登总统的政府展示了一次精心策划的外交蔑视和个人蔑视。

这一幕发生在上周的美中高层会谈中。会谈(实际上是美国的“丢脸的惨败”)发生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Anchorage, Alaska)的美国国土上。因此,我把它称为阿拉斯加伏击,一种中共外交和信息战鸡尾酒。

伏击——这不是一种策略吗?一位中共高级外交政策官员出人意料地向美国国务卿展示了,中共将从会谈中寻求战略优势。

布卢门塔尔的洞察力有助于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开场白应该限制在两分钟以内。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遵守了协议。但中央外事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发表了长达17分钟的长篇大论。长篇大论包括下面这些例子。杨说“美国必须改变自己的形象,停止在世界其它地方推进自己的民主”。(嘿,难道自由是具有掠夺性的吗?)他重复了冷战时期共产主义的论调,声称中共反对使用武力“推翻其它政权”,并指责美国使用暴力“屠杀其它国家的人民”。请记住,中共目前被指控在西部屠杀维吾尔人(是的,种族灭绝)。杨还提到了“黑人的命也是命”(BLM)运动,并声称“美国国内的许多人实际上对美国的民主缺乏信心”。

事实上,杨在美国本土胡言乱语,却没有美国官员打断他,这可能加强了一些亚洲观众的“丢美国脸”的印象。

杨的言辞也嘲弄了拜登政府那愚蠢的口号“美国回来了”。

回到哪儿来了?这是一个好问题。“阿拉斯加伏击”推翻了《华盛顿邮报》吹捧的道德高调,以及民主党外交政策所推崇的(并且值得两党共同支持的)“软实力”。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这一事件揭示了幼稚而又危险的华盛顿陈旧的外交政策又回来了。

唉,拜登新版的陈旧外交政策的执行人,正是那群有嫌疑在2020年向“黑人的命也是命”和“安提法”(Antifa)的街头暴力磕头,纵容叛乱,向身份政治和取消文化让步的人。他们还利用了大媒体向公众散布“大谎言”,比如《纽约时报》的“1619年项目”,该项目谎称奴隶制是美国存在的基础。

也许这种卑鄙的仇恨美国的论调和重弹共产党在冷战时期的谎言有助于击败前总统唐纳德‧川普(特朗普)。

然而,拜登新版的拘泥习俗的政策执行人(是的,新版的)现在占据着权力的位置。所以按道理来说,他们有责任在人身安全上、经济上和体制上保卫美国和美国人。

回想一下布卢门塔尔的观点。中共的阿拉斯加伏击展示了,新版拘泥习俗者在大选之年进行的反美宣传是如何制造一个外交和潜在的经济漏洞的,而中共已经决定利用这个漏洞。

涉及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高级官员以及前总统奥巴马政府高级政治人物的俄罗斯共谋骗局,以及被媒体忽视了的(拜登总统儿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在乌克兰和中国的商业活动,也令拜登政府的新版拘泥习俗者无法真正地团结美国人民。

我们不知道北京的手上是否有敲诈勒索亨特‧拜登的把柄。值得注意的是,他的中国投资丑闻困扰着美国外交。阿拉斯加伏击精心策划的诽谤和凶恶的表演表明,北京相信它拥有外交和信息主动权。它希望受惊吓的亚洲和非洲国家会注意到美国无能的领导地位。

原文China’s Alaska Ambush of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in Context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简介:

奥斯汀‧贝(Austin Bay)是美国陆军预备役上校、作家、联合专栏作家,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战略和战略理论教师。他的最新著作是《地狱的鸡尾酒:塑造21世纪的五场战争》(Cocktails from Hell: Five Wars Shaping the 21st Century)。

本文仅表达作者的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观点。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浩宇)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