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海漫遊】木雕聖手-李松林

【新唐人2005年10月12日訊】【藝海漫遊】(101)木雕聖手-李松林:百年紀念展,緬懷大師與木雕的一世情緣。

李松林百年紀念展,是為了紀念1907年出生、1998年去世的木雕大師李松林,李松林和木雕結了一生一世的情緣,用七十幾年的時光專心致力在木雕創作上,留下的作品之多、之精美,在台灣木雕界少有人能與之匹敵。

聞名全台的鹿港小鎮,俗稱「二鹿」,是清朝時期曾經交易繁榮的第二大港埠,如今雖然早已失去昔日的風采,但民風保守、對傳統文化的保留相當完整,相對的當地人對於工藝品的鑑賞力也非常的高;早期的一些富商仕紳對於精緻木器大量的需求,培育出像李家這樣做工細緻的木雕世家。

從七十五歲到九十歲,他都一直持續在他的創作,一直持續工作到九十歲,那九十三歲那時候才走的,所以那經過這幾年,我們把老先生的許多作品,都彙整起來,包括他的一些畫稿,把它整理起來,老先生一百歲的這個階段,就做一個展示,同時做一個紀念性的一個展覽。在七十幾年的木雕生涯中展現驚人的創造力,展場中各具古樸典雅、饒富意趣的作品,都是七十五歲以後才開始雕鑿的,一刀一鑿的紋理中滲透出他強韌的生命力。他生長在一個雕刻世家,從開台的祖先就是做木雕和木作這方面的工作,是從福建永春地方渡到台灣來的,那來的時候就定居在鹿港。整個我們這個世家是有木作跟雕刻兩項的工藝,結合在這個家庭裡面,他小的時候剛開始很小的時候,就隨著父親做一點木作,那他從十三歲的時候,就學習雕刻。那在這成長過程當中,他非常非常的努力,不管是在雕刻方面,或者繪畫方面都會涉獵到,那一開始他學了一個段落就出師了,那一出師就可以,帶著其他的師傅工作,他的天份蠻高的,他在這個段落一開始,差不多十六歲,就已經等於是出師了。四十五歲以前大部份都是做很多廟宇的東西,在七十歲、六十歲以前呢,零碎的東西,包括是天主教的作品,他們的祭桌、祭台、還有神轎,直接廟裡結構的東西就比較少一點,到了七十五歲都是自主的。因為七十歲以前的作品有的在廟宇裡、有的被個人收藏,像日月潭慈恩塔的匾額就是李松林的大作;正因為固定在建築中或大型傢俱之類的作品借展不易,所以展出的大部份是李松林七十歲以後的後期創作作品。他在創作上都會先做一個設計稿,不管是平面的或是立體的,或者是一種結構性的東西,他都會先設計一個設計稿。那在這個設計稿當中,他有時候會每個段落,他再根據那個設計稿去處理,他有時候一個設計稿非常簡單。他修整的次數可能,一個線條可能好幾十次,甚至於幾百次的那個線條在改,一直在修整、修整,修整到他定稿了,他才去接工作,雖然是定稿在工作上,有時候還是會有變化,雕刻這種東西還是隨時在變化,那靈巧的東西就是在,那個變化瞬間的變化。

李松林百年紀念展讓觀眾得以一窺台灣民間木雕藝術的優美作品,李松林的作品之所以能綻放出無比絢爛的光華,除了他有超出一般人的耐心、毅力及永不嫌老的學習精神之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李松林有自己作畫、製稿的功力,再三修飾之後,最後再將作品完美的呈現。

木雕大師李松林在七十幾歲時,打算籌劃生平第一次木雕個展,所以展開一系列的創作,事後李家將這些創作全部列為非賣品予以保存,正因為如此,才有了百年紀念展的作品展出。在木雕這個木作上,大部份百分之九十都取自於台灣的樟木,都是用樟木去雕的,那太硬的木頭也不好雕,太軟的也不好處理,那樟木的木頭剛好也好下刀;有時候一個構思要很長的時間,要好幾年也有可能,那有時候很快一下子就好了 技法是傳統的,構圖思考是他個人的表達,技法都是一樣,那表達的東西各有所別。這種東西大部份都是像一個集稿,那集完稿就開始去找,找祂本身的外型,只要外型好了就把深淺度,就是根據設計稿再去琢磨。名為『應真雲集』的浮雕作品,描述的是佛陀於得道後在鹿野苑講法,『應真』為古時候羅漢的另一種譯文,畫面中呈現的是十八個阿羅漢群集聽法。蝴蝶蘭的葉子跟花,跟這些題字題款呢,都是用樟木去刻的,刻完再鑲上去,鑲上去是鑲在一個朽木上,這個朽木是個車輪牛車輪,以前的一個牛車的車輪,那廢物等於是廢棄物,那你可以看到中間一個車軸。作品名為『是花是蝶』,如蝴蝶般的蝴蝶蘭每一朵都充滿律動感,看來像是翩翩起舞後,暫時在朽木上略做休息。這個是一個雲龍的浮雕的作品,龍從那個深淵裡面一躍上來,他雕的龍跟一般傳統的龍,不盡相同,他會把很多龍的精神、特點,還有包括繪畫的一些撰稿,都帶到雕刻裡面來。名為『騰雲出波』,青龍翻騰於行雲流水之間,李松林雕鑿出兩眼炯炯有神、神采奕奕的神龍。這是十八羅漢,這一套十八羅漢,是老先生七十幾歲的時候的作品,有十四件,有的是兩個結合在一個作品上,所以有十四件,那每一個高度差不多一尺半的高度,大約是這樣,也全部都是用樟木去雕刻的,祂每一尊的那種動作穩重,或者動感都非常、非常好。十八羅漢時常見於廟宇的浮雕,而李松林將十八羅漢個別呈現製作成共十四件的作品,充滿動感的作品描述著每一尊阿羅漢的故事,在動靜之間顯露出完美的構圖。這是一個嫦娥奔月,它本身就是把嫦娥飛的那種感覺表現出來,在一種飛的感覺是一種利用雲彩,跟那個天衣彩帶做一種動感,那他這個是利用她本身,主體的斜度的一個往上想的感覺,跟利用她兩個袖子,那種動感的表達,整體在飛的感覺,她後面襯的是一個月的造型,裡面有月宮,也有桂樹也有兔子,那這幾個意的表達,把它兩個結合在一邊。李松林為嫦娥奔月做了不同的詮釋,在月亮、玉兔及桂樹的襯托下,少了一些哀怨,多了一些飄逸而又有意趣的動感。甲子熙年,它的名字叫『甲子熙年』,它的竹籃子跟毛蟹,是同一塊木頭去雕的,竹籃子給你的感覺它是竹籃子,它的質感可以表達出來了,那個毛蟹,每個毛蟹好像它會動,那你們注意看每一隻腳,它走路會爬、會動的(感覺),不是一隻螃蟹把它插在那邊,它整個動感的表達,它整個是吉祥的意思,毛蟹代表著甲第,科甲科舉的時候,高中的意思。由同一塊木頭雕鑿而成的『甲子熙年』作品中,可見大師非比尋常的寫實功力,寓意吉祥祝賀科甲高中,李松林在78歲時雕刻這一系列的第一件作品,在1986年獻給蔣經國總統,恭賀他連選連任。這是老先生的自雕像,這個作品是在老先生,七十六歲時候的作品,他自己刻他自己,其實他這個作品是,配合台灣製片廠做一個紀錄,一開始從一塊木頭到整個完成,完成以後作品跟人一起合照,的一個動作,整個完成是一塊木頭慢慢去雕的,看著他的相片,還有他照著那鏡子就這樣刻,之前在一個傳統木雕師傅,做這種寫實的很少,形象上跟精神上都要考慮到。1981年為了配合影片的拍攝,而特別動手製作的自雕像擺在展場上最顯眼的地方,經由這個作品觀賞者看到的是,李松林勇於接受挑戰的精神,並且從自雕像臉上的刻痕讀出一絲不苟的嚴謹作風。 

展場中展出的是李松林七十五歲以後的作品,回過頭來李秉圭帶我們去看,奠定大師功力的十五歲時的作品;一行人來到建於1919年的大和洋樓,仿文藝復興時的巴洛克式外觀雕飾精緻,佔地達一千三百餘坪,是當年的富商辜顯榮的豪邸。李松林木雕民俗館這個民俗文物館,就是早期辜先生他們的公館,因為他們在蓋這個樓房的時候,就很重視樓房裡面的一些佈置,因為他們在當時的經濟能力相當好,所以,也請了這些藝師來試作,都有相當充裕的時間。當時李氏家族,就是李松林老先生他們的家族,他的祖父、他的父親、還有他的弟兄,都從事辜先生家所有的家具,包括現在你所看到的古董座,安置古董的這個座,大概有這麼多個。李松林從十五歲起跟著家中的長輩一起到辜家工作,持續了兩、三年的時間,就在那兒開始學習最基本的紮實功夫 。李松林先生,他大概十三歲的時候一直到十六歲,都是在學習成長階段,像最早期的,這個是他比較年輕的時候所做的,後來漸漸做,做到這個就比較細,這可以說是精雕細琢。像這種呢都是屬於鏤空的雕,像這個就是一種蚩虎,這個基座也在這裡,整個主體架構也好,或者是他的細部雕刻都很細,可以說是非常華麗。這批李松林家族製作的傢俱以桌案為多,除了實用性之外,更具強烈裝飾性的紋飾設計;極盡精美細緻雕工,早已脫離實用價值而躍升為藝術品,成為館中的典藏文物。

流動的線條中,看起來一點也不像是八十幾年前的老一代人的作品,新穎的創意活潑生動的構圖一點也不輸給現代的藝術設計,那麼鮮活亮麗,值得令人再三咀嚼玩味。像他所雕刻的這些紋路,也是前後錯落有致,這個比較深,這個比較淺,就比較立體起來了。這個圖案也相當好看。像這鏤空也很細,這個也是很細,他這個工期蠻長的,因為要慢工出細活,像剛剛妳講的這個也很活。這兩張基座把它併在一起,就變成六角形的基座。在華人的吉祥說法就是「六合」,如果把這兩張基座分開,把它靠牆壁就是「破貧」(台語),就是破除貧窮,它的這個諧音。這一棟興建於民初的富貴門第,西式樓房的建構設計極其考究,就連居家用俱都是選用當時的上上之品,由此可見當時的富商仕紳對於生活品味的要求。相傳辜家在日本昭和皇帝還是太子,來到台灣,那麼辜先生他們請李氏家族做了兩組的六角的基座,就是「六合」送給皇太子,相傳有這樣子的一個說法。縱觀李松林七十幾年間精采的創作生涯,他不只用獨特的創意賦與那些多樣、多變而又精美作品的外型及內涵而已,木雕大師同時也將台灣七十幾年間時光的軌跡,深深的刻劃在他的作品中,欣賞了這場木雕展也彷彿走了一趟豐富的時光之旅。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