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洋:女總理傑拉德丟了高跟兒鞋?

【新唐人2012年1月27日訊】我在今早的央視新聞看到一則消息,澳大利亞女總理傑拉德,參加「國慶」活動,結果被示威者圍困。總理與身邊官員商議對策,簡短對話一清二楚,大抵是,看情形越來越糟糕,得趕緊想法,「齊心協力」,突圍出去。傑拉德在突圍中,丟掉一隻高跟鞋,被示威者當成戰利品,極力炫耀。

看了這則新聞,我一笑了之。這在西方應該是「家常便飯」。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了,做為央視,也應該「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所以「不厭其煩」,「樂此不疲」,我想,最好是做為一則普通笑料,而不要有其它任何想法。

按照正常推理,在我們這樣一個習慣「浮想聯翩」,習慣「借古喻今」「指桑罵槐」的國度,看到這則新聞,不可能不產生一點聯想。諸如,倘若傑拉德不是澳大利亞而是我國總理,她會有這樣的「遭遇」嗎?倘是個老學究,說不定還要鑽「牛角尖」,經過一番歷史的現代的、中國的外國的,縱向的橫向的比較,從而得出一個「非常淺顯」「眾所周知」的結論。就如問一個人為何如此飢餓?因為他沒有吃飯。為什麼沒有吃飯?因為他沒有飯吃。為何沒有飯吃?原因不外乎幾種,一則好吃懶做,坐吃山空,臘八粥成為他「最後的午餐」。二則,剝削制度造成的「房無一間,地無一壟」,一貧如洗。三則,要麼「餓死不食周粟,渴死不飲盜泉」,要麼,「不食嗟來之食」。

不過,吃飯問題即溫飽問題,我們確實已經基本解決了,這應得益於經濟領域的「改革開放」,在經濟建設上,我們的心胸確實越來越寬闊,所謂「嘴大吃八方」,「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所謂「寧要資本主義的草,不要社會主義的苗」。「雙贏」「多贏」戰略戰術,機智靈活,遊刃有餘。但在政治領域,我們的「溫飽」問題,遠沒有解決,說「飢寒交迫」可能有些過分,說「如飢似渴」,應該是「實事求是」「客觀存在」。套用文革的一句名言,在政治領域,我們依舊是「閉關鎖國」,依舊是「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

搞經濟建設,是為了最大限度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要。物質再增長,享受是有限的,就如一個人的飯量,他是有限的。因為他天生只有一個胃,為了養生,為了健康,還不能「吃飽喝足」,最好七成飽。而搞政治建設,則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亦即精神生活的需要。我們常說,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寬闊的是心胸。精神需求是無限的,且是有品位高層次的。要想提升國民素質,要想樹立一個國家的高大形象,光靠「胡吃海喝」「油光滿面」不行,這樣不僅難以樹立,而且有損於「高大形象」。西裝革履,油頭粉面,油腔滑調,滿口粗話,隨地吐痰,這在我國似乎並不陌生。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腰包越來越鼓了,到國外旅遊的日益增多,這種惡習又得以讓老外「瞠目結舌」「刮目相看」。

單純的強調經濟建設,使我們這個國家越來越像個「為富不仁」「粗俗不堪」的「暴發戶」。

視政治體制改革為「洪水猛獸」,說白了,無非是個「怕」字,怕什麼?怕被人「圍困」,怕被記者投擲皮鞋,怕丟了高跟兒鞋。

文章來源:《博客日報》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