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平原地带居民的地窨院

【新唐人2013年11月17日讯】地窨院,是由黄土丘陵区的土窑洞移植到平原地带的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地窨院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由于地窨院的村落,人在百米之外往往不易发现,只有临近院子边缘时,才能看清其真面貌,所以有首民谣这样描绘它:“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

地窨院是一种既古老又极具地域特色的居住方式,是一种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主要分布在山西南部的平陆县等地,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平陆县志》记载,在远古时期,由于当地风沙大,石块和木材稀缺,古人们就在平坦处挖下大坑,然后在坑内建窑洞,白天在地上劳动,晚上到“地下”休息。

地窨院也是最早的穴居,平陆人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也许是在三皇五帝时期吧。那时候,张店镇是平陆县比较穷的地方,民众的生活穷苦,加之当地的木料、石头、砖瓦等建筑材料缺乏,在适合挖掘地窨院的黄土地上建造地窨院居住,形成了当地传统居住习俗。

地窨院一般长宽三四十米,深十米左右,呈方形,外面看很像一个天井,其内部布局类似北京四合院,有正窑和侧窑之分。正窑向阳供人居住,侧窑背光用于堆放杂物和圈养牲口;与正窑相对的是一条狭长倾斜的门洞,用于上下出入。地窨院里都掘有深窖,用来积蓄雨水,供人畜饮用,并挖有“旱井”,用于排放生活污水和雨水。

地窨院院坑崖顶四周,一般砌筑高约3-4米的花砖墙,高出地面约0.5-1.5米左右,高出地面部分,俗称“女儿墙”,又叫“拦马墙”。地面以下俗称“马面”,“马面”以下用砖砌一滴檐,形如房檐,俗称“眼眨毛”,防止雨水进到窑内,窑洞窑口用青砖做一圈砖拱,起防护作用,崖面下方近地面0.8-1米处,用青砖砌筑一圈,俗称“砖建”,地面多砌0.8米宽左右的台阶,亦为防止滴檐雨水四溅而设,同时可使院落美观。崖顶地面留有空旷的场地,碾压坚实平整,作为夏季碾打小麦、摊晒粮食、堆放柴草秸秆之用。崖场上一般建一小房,俗称“场房”,可放置农具和粮草,崖场四周种植树木,美化环境

这种地下住宅、冬暖夏凉,是很有特色的居住方式。这种院子可防风、防狼、防盗。处于地窑院中更是冬暖夏凉,四季温差小,温度一般保持在 10°C~20°C 。还有一特点,就是受外界的噪音和大气层中的放射性物质影响小,人的情绪处于自然平稳状态。老祖宗发明的这种白天在地面劳动,晚上到地下休息的躲避自然灾害暴虐的地窖院,一直成为当地人居住的模式。

外人来到村里,还以为有个土坑,临近才知是一个红红火火的人家。

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盖起了砖瓦房,搬出了地窨院,大部分院落已荒芜或造地回填,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还坚守在地窨院中,有些原本全是地窨院的村子已经极难见到。作为一种传统的居住形式,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随之而去的还有地窨院内众多的习俗。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