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傷害隨單車而來 復健科醫師教你預防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2日電)單車熱,運動傷害也不少,台北慈濟醫院發現,從蹠骨疼痛症、阿基里斯肌腱發炎、足底筋膜炎、胯下臀股皮膚潰瘍,大多是「尺寸錯誤」、「技巧不良」及「個人原因」造成。

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謝仕福今天說,門診裡常見到有肩頸痠、手腕麻木、膝蓋痛、下背痛、屁股痛的單車騎士前來求診,他會請患者先檢查單車,調整自己的姿勢,再量力而為,免得傷害身體。

謝仕福指出,騎士率先要注意到車架的尺寸,跨上腳踏車站立時,從胯下到車架頂端要有1到2吋的距離,登山用自行車則可增加到3到6吋;再來是考慮坐墊調整,站立時從地上到胯下的距離再乘以1.09,就是座墊的最適高度,

謝仕福表示,簡單來說,騎士一腳往下踩踏板到底時,伸直的腳還有微彎約20至30度,也是適合自己的座墊高;座墊水平為宜,手肘對準座墊前端,伸直的手指尖剛好可以碰到把手之間的龍頭,以前腳的膝蓋骨與踏板軸心成一垂直線為標準。

由於坐墊的位置不正確可能會加重膝關節的壓力,他說,常見患者死命踩著踏板,結果造成「髕骨股骨疼痛症」,下了車就膝蓋痛又腿軟。

在把手方面,他的建議是,把手的寬度一般要和肩膀寬度同寬,把手的高度一般是與坐墊一樣的高度為標準,把手太低會將上半身重量壓迫到手腕的尺神經和正中神經,導致「腕隧道症候群」及「尺神經病變」。

至於踩踏時不可以外八或內八,他說,踩踏的施力點要在拇趾球,也就是腳大拇趾根部圓狀凸起的部份,若是踩踏點不正確,久了可能會引起蹠骨疼痛症、阿基里斯肌腱發炎或足底筋膜炎。

由於許多患者也有磨破屁股皮膚的困擾,他建議騎士長時間騎車、騎在山崎嶇路面時,可採用抽車技巧,也就是讓臀部暫時離開座墊騎乘,並穿上特製的減壓自行車車褲或使用減壓坐墊。

他強調,當感覺到臀部痛的時候,需休息並檢視臀部及陰部皮膚狀況;當感覺到陰部及生殖器麻木的時候,表示已經壓迫到陰部神經,需休息並觀察症狀有否恢復,千萬不要逞一時之勇。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