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可婚男性將過剩2400萬

【新唐人2010年1月10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高山報道)在中國,有研究顯示,由於男女性別比例失調,預計到2020年,將有2400萬可婚男性找不到配偶。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社科文獻出版社日前在北京召開《當代中國社會結構》新書發佈會。該書指出,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越來越大。到2020年,中國可婚男性將過剩2400萬。出生嬰兒性別比例失調成為當前中國人口結構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說,中國男女性別比例失調的主要原因是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這種情況在農村尤其嚴重:

「如果老人老有所養,而且老有所養並不是依靠子女,也不是依靠土地,而是有一種社會化的養老,人人都有一份養老金。那麼,農民的觀念他自然就會改變。他不會去追求多子多福,不會去重男輕女。」

中國社科院的《當代中國社會結構》報告指出,上世紀80年代以前,人口性別比總體上基本平衡,但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後期,出生人口性別比越來越大。出生人口性別比是指活產男嬰數與活產女嬰數的比值,通常以女嬰數量為100時所對應的男嬰數來表示。正常情況下,出生性別比是由生物學規律決定的,一般會保持在103—107之間,就是說每出生100個女嬰,對應的男嬰應該大致是103到107個之間。2005年中國大陸1%人口抽查顯示,出生性別比在130以上的省份有5個,在120—130之間的省份有7個。農村出生性別比明顯高於城市。從目前情況可以預測,到2020年中國大陸可婚男性將過剩 2400萬。胡星斗教授說,要改變重男輕女的觀念,就必須解決農村人口的養老問題:

「我認為根本上是要完善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特別是完善社會化養老制度。如果能夠建立起一個比較完善的社會化養老制度。特別是在農村,建立起社會化養老制度,那麼,重男輕女的觀念會逐漸地改變。也沒有必要調整計劃生育政策。」

杭州的時事分析人士昝愛宗也認為,中國的「重男輕女」、「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導致人工流產女胎現象非常嚴重,這種現象在農村更為普遍:

「那就是改變現有的計劃生育制度。因為現在計劃生育……城市裡面一對夫婦只能生一胎,然後農村的嚴格地說也是最好生一胎。一般的也是生一胎,因為第一他要考慮到農村的人要用男孩子幹活嘛,他就考慮到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子的話,4年以後可以生一個男孩,如果再生一個女孩就沒法再生了,就說因為這樣的計劃生育嘛。結果這種政策好多人就採取變通的辦法,比如通過B超來檢查胎兒的性別,然後如果是女嬰就流產或者打胎打掉,如果是男孩就留下來。這樣的一種政策就導致男孩越來越多,人為製造的。」

《當代中國社會結構》一書指出,出生性別比攀升會影響婚姻家庭結構、就業結構變遷和「人口生態安全」。中國未來的社會階層結構、消費結構、組織結構等都將更為男性所主導,兩性間不和諧問題會凸顯出來。其中婚配問題影響生育資源和生育機會的合理配置,有可能誘致「人口生態鏈」斷裂,會給社會關係和民族延續造成極大障礙,成為影響中國崛起的另一個不利因素。該書提出的解決辦法包括,建立彈性的生育政策,對此,昝愛宗表示:

「如果計劃生育政策寬鬆一點, 比如農村的一對夫婦可以生兩個孩子或者三個孩子,城市裡面可以生二個孩子,那你這樣下去嘛,人家一般的農村人也能接受這個觀念,一個男孩,一個女孩。一般的人家也不願意要兩個都是男孩,兩個都是女孩。因為這樣對家庭來說也比較好一點,家裡面的負擔也可以輕一點,孩子也可以互相在一起玩。如果計劃生育政策不變的話,這麼多年來形成的傳宗接代思想呀,重男輕女呀,還有人為地去要生男孩,不會改變的。」

社科院報告提出的解決辦法還包括,扶助女性發展,鼓勵男方倒插門入贅女方,以及探討跨國婚姻的可行性等,以確保中國大陸的性別比例回歸正常,確保人口生態安全。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