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 北非中東4成小麥遭殃

【新唐人2011年4月21日訊】(中央社巴黎20日法新電)研究人員今天表示,侵略性很強的麥病新菌株,導致北非、中東、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小麥枯死,收成減少將近40%。

研究人員在敘利亞阿勒波(Allepo)1場科學會議上表示,影響最嚴重的國家是敘利亞和烏茲別克,埃及、也門、土耳其、伊朗、摩洛哥、衣索比亞和肯亞也遭重創。

國際乾旱地區農業研究中心(ICARDA)主任索爾(Mahmoud Solh)說:「這些傳染病造成糧價攀升,對農村生計和區域糧食安全構成威脅。」

麥病(wheat rust)是一種真菌類疾病,會襲擊莖和穀粒,尤其是小麥、大麥和黑麥等穀物的葉子。

專家表示,有幾個因素導致這些稱為稈病(stemrust)、條病(stripe rust)的新病菌株迅速傳播。

全球暖化和降雨變化加劇,削弱植物抵抗力,而這些新出現的病菌株已能適應過去未見過的極端溫度。

紐約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教授卡夫曼(Ronnie Coffman)表示:「為了對抗這個問題,這些地區的農民必須種植能夠持久抵抗稈病和條病的小麥新品種。」

他從美國透過電話表示:「這些國家在研究和做好準備的投資全都不足。」

來自31個國家的100多位科學家和決策者,正在「國際麥條病研討會」(International Wheat StripeRust Symposium)上,討論降低疾病傳播的策略。(譯者:中央社盧映孜)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