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冷待變笑臉 李娜封后沒有感謝黨 

【新唐人2011年6月6日訊】上周六(6月4日),中國網球好手李娜勇奪今屆法國網球公開賽女單冠軍。世界輿論嘩然,而中共官方更是紛紛問候祝賀, 往日批評她「眼裏只有獎金,沒有責任感」的中共官員,今日也「流下激動淚水」,但李娜沒有第一時間感謝國家感謝黨,她強調奪冠只是自己夢想成真的一天。

法網公開賽勇奪冠

李娜贏了!」 6月4日晚,29歲的中國選手李娜在法國網球公開賽女單決賽中,以 2:0擊敗衞冕的義大利女將舒雅雲妮,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捧起網球大滿貫賽事單打冠軍的亞洲女球手。

美聯社、法新社、《紐約時報》等世界通訊社和主要媒體紛紛報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更以「 breaking news」插入首頁播發。

在中國大陸,數以億計電視觀眾和網民發出歡呼,慶賀李娜奪冠,譽其為「國家英雄」;正在備戰的劉翔聞訊,也止不住讚嘆李娜「不得了!不得了!」,籃球王子姚明、排球前國手郎平、跳水王子田亮等體壇名將,也紛紛祝賀李娜。

沒有第一時間感謝國家感謝黨

中共官方對李娜奪冠也表現得特別興奮。

中共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透過國家體育總局,向李娜「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和親切的問候」,讚她「為國爭光」;國家體育總局、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中國奧委會等也發賀電,稱李奪冠「定將激勵中國其他運動員,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取得優異成績」。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昨天則在重要位置,罕見地破欄刊出李娜奪冠的新聞和圖片;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喉舌對李娜的讚譽也堪稱空前。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昨日還為李娜舉行慶功會。

但與此同時,有網民注意到,與中共的高調祝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李娜奪冠後第一時間的致謝詞:「謝謝贊助商,謝謝組織者和球童,非常感謝自己的團隊。」不象內地多數運動員,奪冠後首要「謝謝黨,謝謝國家」。

對於紅土場上升起中國國旗、奏響中國國歌,李娜直言感意外,以為那是亞運會、奧運會才有的儀式。至於傳媒稱這是一次中國的勝利,她強調只是自己夢想成真的一天,「但如果說是中國的勝利,有點太過了,太大了,我承受不起。」

輿論熱議「舉國體制」

在中國,李娜奪冠引發的效應,也如核爆衝擊波席捲神州。甚至超過了80年代初中國女排奪冠,以及「中國欄王」劉翔奪得奧運金牌。數以億計電視觀眾和網民發出歡呼,慶賀李娜奪冠,譽其為「國家英雄」。

不過,舉國歡慶的同時,輿論卻熱議一個話題:李娜的成功,是否證明內地現行體育「舉國體制」(即傾國家之力培養少數尖子運動員)的失敗。

有網民歷數往事,指李娜在官方體制下拼搏10多年,與官方磨擦不斷,曾公開炮轟現行體制,尤其對體制剋扣運動員的獎金大表不滿,一度放棄運動生涯,跑去讀書。

網民還翻國家總局網球管理中心主任孫晉芳的舊帳。2005年孫對李的表現深感「痛心」,指她的優秀僅是技術水平上,斥李娜「思想水平低、道德素質不高和責任感、使命感差」,又指李「她眼裏只有獎金,沒有想想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網民指李娜若不是變相被放棄、後來跳出體制,「單飛」獨打,而是繼續呆在體制內,今次奪冠「很難想象」。

對孫晉芳在李娜奪冠後「流下激動的淚水」,網民指她借機「抽水」,「怎麼判若兩人了?」「她忘了六年前說的話」。

李娜奪冠引爆內地對「舉國體制」批評如春雷滾滾。體育名人李承鵬直指,舉國體制已窮途末路。

網民「時代光華」指李娜奪冠最大意義,在於她不是靠舉國體制培養的體育機器,而是靠自己努力贏得冠軍,贏得球迷擁戴。

還有網民指,李娜奪冠告訴世人,「不靠國家蔭庇,不靠組織栽培,也可以達到體育運動的巔峰」。

評論:李娜奪冠 多些競技少些政治

香港《蘋果日報》的評論文章指出,李娜首奪法網冠軍,中國政壇再現抽水潮,官方傳媒聚焦於李娜為國爭光,但無法掩蓋中國網球金花的單飛體制與中國體育「舉國體制」的衝突。

評論說,李娜為亞洲首奪網球大滿貫錦標,更因為李娜奪標多了競技的觀賞性、多了個性的魅力,少了中國體育官員在幕後操縱的政治權謀。

評論認為,李娜躋身澳網決賽後,網絡上已將「姚明的高度,劉翔的速度,丁俊暉的準度,李娜的力度」相提並論。無論姚明、劉翔、丁俊暉,還是李娜,都頗有個人英雄色彩,是競技多於政治。而李娜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其精采的球技、張揚的個性,散發出職業球員的自由、魅力,任何再為她的言行塗抹政治顏色的做法,無論是左是右,都是無聊的、幼稚的。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