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招生6省總數不及北京 引網友圍觀

【新唐人2012年7月18日訊】(新唐人記者李韻綜合報導)北大在6大省招生總數不及北京一地,四個省份的八名律師致信教育部,要求增加高考大省招生比。因北京大學今年計劃在7.3萬人參加高考的北京市,招錄614人;河南、山東、四川、安徽、湖北、河北6省招生的總數還不及北京一地,這一數字再次把招生不公平問題擺上枱面,引發網友圍觀熱議。

綜合大陸媒體體報導,17日,來自山東、河南、安徽、湖北四個高考大省的8名律師,聯合致信教育部,反映在京部屬高校在招生中存在嚴重地域歧視問題,建議教育部改革招生制度,取消高考戶籍限制,增加在河南、山東、河北、安徽、湖北等地的高等教育投資,並擴大在河南、山東、湖北、安徽等高考大省的招生名額。

按照已公布的數據,作為高考大省,河南、山東、四川、安徽、湖北、河北6省,今年分別有80.6萬、55萬、53.8萬、50.6萬、46.2萬、45.93萬人報名參加高考。6省總計報名參加高考人數332.13萬人。北京市今年報名參加高考的人數為:7.3萬人。6省報名參加高考人數為北京市的45.5倍。

但有調查顯示,在15家位於北京的部屬高校招生計劃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地域歧視問題,有的甚至很嚴重。

如北京大學,按照官方網站公布的分省招生計劃統計,其在北京本地計劃招生614名(含文理科醫學部),而在河南則僅僅招錄108名,在安徽只計劃招錄45名。在上述6省,北大計劃招生總人數為409人,遠不及北京一地計劃招生人數。

同樣的情況還存在於清華大學,該校在北京計劃招生203名,在河北、安徽分別只計劃招錄54名和65名。

再如中央財經大學在北京的招生計劃是268名,而在河南只計劃招生104名,在湖北的招生計劃只有64名。

教育資源嚴重向北京等城市傾斜,而這些高校招生存在嚴重的本土化傾向,對高考大省考生存在不公,對此網友議論紛紛。

網友議論

我受戒:北大是北京的,是誰弄出了身份區別,地域差異,中國教育是中國人民的悲哀!據說,廣東高考生到北京高考的難度是北京的58倍,地方保護主義啊!

金魚721:我猜可能是北京這個地方有太多的高級官員的子女,他們如果與普通老百姓子女一樣競爭,體現不出社會優越感,體現不出官二代的榮耀。

笙看天下:在中國,幾乎所有優質資源、能源都是呈壟斷局面發展的。國企壟斷,權貴壟斷,錢權壟斷,戶籍排外壟斷……說西方大資本家壟斷,中國何嘗就不是一個處處壟斷的社會。

陳颺羽2:這種地方保護政策各地都有,只是北大清華作為大陸的最高學府更應該以身作責,從某些方面說,現在的北大確實難和以前相比了~

貓東西:法大前校長徐顯明當年搞了一個平等招生改革,你知道法大遇到了什麼樣的待遇嗎?但是沒有人為法大遭遇的不公而仗義直言!我不太相信是各名校不想搞平等招生,而是它們根本就 搞不動。一者沒有勇氣,二者不想承擔四大皆空的後果,三者高校眾多很容易被分而治之。

重點大學應該姓「國」不姓「地」

大陸作家葉祝頤發文指出,重點大學應該姓「國」不姓「地」。這種重點大學本地化的現象並非只有北大、清華。近年來,許多全國綜合性大學越來越地方化,它們在大學所在地的錄取比例居高不下,甚至持續攀升,儼然形成了教育割據的局面。

文章說,儘管一些地方政府與所在地高校實現共建,但中央財政撥款仍占重點大學投資的大頭,全國的納稅人都為這些重點大學做出了貢獻。重點大學招生地方化,剝奪了外地考生公平享受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機會,這對高等教育資源不豐富、人口眾多省份的考生尤為不公平。

文章還說,一所重點大學,如果學生來自五湖四海,不僅有利於地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更可體現大學的博大胸懷。而相對單調的生源結構,長期發展下去,可能會形成文化、學術「近親繁殖」的怪圈,難免會抑制人才的自由發展空間,這對大學自身發展、對全國經濟統籌發展、對營造公平的教育環境都沒有好處。因此,重點大學應該姓「國」,而不姓「地」。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