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學生飲食安全 台灣出新規:轉基因食品退出校園

【新唐人2015年12月14日訊】轉基因生物(GMO)是指在實驗室人工修改生物的基因物質,生產出一些自然界沒有的新品種。根據台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台灣為保障學生飲食安全,立法院在14日上午,通過「學校衛生法修正案」。今後,台灣地區校園的供應膳食,禁用轉基因食材及初級加工品,以此保證校園內再無供應轉基因食品

修訂案中還規定,直轄市和縣市政府組成的學校午餐輔導組成員,必須有1/4成員是現任學生家長。規定包括,各級教育主管機構,需要聯合農業及衛生主管機關,每學年至少抽查學校餐飲衛生一次。

在加拿大,轉基因食品也一直受到爭議。據了解,科學家改造生物基因的目的是要使其在形狀、營養品質、消費品質等方面向人們所需要的目標轉變。比如番茄不耐貯藏,基因改造後具有了抗衰老、抗軟化、耐貯藏的特性。玉米容易受鱗翅目昆蟲威脅,基因改造後的玉米不再怕鱗翅目昆蟲。

根據《大紀元》的報導,轉基因後的玉米可以防蟲,是通過將能殺蟲的Bt毒素的基因植入玉米的DNA中,使玉米本身具有了殺蟲能力。

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稱,這些Bt毒素在消化過程中會分解,對人或哺乳動物沒影響。不過,意大利政府在2008年做的一項研究發現,Bt玉米激起了小鼠的免疫反應;孟山都自己做的Bt玉米的老鼠研究,也顯示毒性和免疫反應。

2011年在加拿大Sherbrooke醫院做的一項孕婦研究發現,93%的孕婦血液內及80%未出生的胎兒內含有Bt毒素。理論上,Bt毒素在人體血液中循環,可能會損壞其遇到的其他細胞,包括胎兒的腦細胞。

多倫多時事評論員李天明曾對媒體表示,「公眾對商業壟斷集團、對這種違反自然的農業生產方式的懷疑是合理的」,因為這「關係到每個人的健康,關係到下一代及地球的生態環境」 。他說:「蟲子都不吃的食物,我們人類吃會有益嗎?」

(新唐人記者嘯天綜合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