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南海:亦「漁」亦「武」的中國漁民

【新唐人2016年07月14日訊】南海仲裁案大概是這幾天大陸民眾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了。不過,近年來在南海爭端中,除了身在明處的常規軍事力量,中共還有一支不起眼、但作用顯著的隊伍--「海上民兵連」,這些「前線漁民」在南海爭端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我们一起來看看下面的报導。

一些看似「普通」的漁船,在南海爭端中常常出現在衝突第一線,然而,這些「前線漁民」的來頭並不簡單。

在大陸南方一些沿海地區,當局一直在吸納漁民加入民兵組織,組成非正規的海軍力量。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的「海上民兵連」,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不過,中共方面似乎不願讓外媒知道。潭門鎮的漁民對外國記者也三緘其口。正因如此,北京方面也能夠很容易地撇清同這些漁民的關係。

在南海仲裁案前夕,半島電視台記者佛罗伦斯(Florence Looi)曾到訪潭門鎮,鎮上有個叫王書茂的男子被安排接受採訪。當被問到當地有幾十名男子在烈日下操練時,王書茂說,他們不過是普通漁民,穿迷彩服只是為了防晒。他還說,從沒聽說過鎮上有什麼民兵連。

事實上,王書茂正是潭門鎮海上民兵連的副連長,這一點在瓊海市委黨校的網站上仍可以看到。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艾立信(Andrew Erickson)及其助理肯尼迪(Conor Kennedy),也撰寫了有關海南省海上民兵的系列文章,引發西方對這個群體的關注。

在他們的研究中,這支由政府控制、漁民組成的非正規海上部隊,近年來常常被推到了爭端最前沿。他們干預過美國調查船的航行自由,和菲律賓海軍在黃岩島有過對峙等。中共也為這些人提供各種補貼。

福建沿海地區漁民鄭先生:「(中共)它肯定是騙啊,用什麼樣的利益來引誘你們,做通你們的思想工作,讓你們假扮成怎麼樣怎麼樣,到了那邊怎麼怎麼操作啊,這是它慣用的手段。」

專家觀察,與正規軍相比,這些漁民的平民身份,使得他們在爭議海域捕魚作業時,一來不那麼招搖,二來還能對外說成是「正常經濟活動」,為中方的主權訴求創造既成事實。

大陸時事評論員陳明慧:「從軍事上來說,無論是國際法還是人道主義來說,戰爭是屬於軍人的,不應該把平民卷進來的,這是不道德、不人道,但是中共為甚麼這麼做?說到底就是把群眾當砲灰,為他們犧牲,為他們的政治利益,成了砲灰。這是它一貫的做法。」

不過,當這些漁民真的被外國扣押時,中共卻沒有太把他們的安危放在心上。

鄭先生:「那肯定不管啊,(表面上)都是他們自己造成的,跟政府沒有一點關係啊!政府能承認嗎?這是完全不可能的!它需要的時候就是把你當寶貝,不需要的時候就一腳踢開,連死活都不管。」

根據《新華網》13號的最新報導,中國漁民在南海出海,各種基礎設施不斷增強,包括北斗導航系統、衛星電話的使用,大型補給船、救助直升機的配備等。

今年2月《海南省海上民兵建設「十三五」規劃》出台。艾立信對《美國之音》說,這無疑顯示中方將繼續擴大海上民兵隊伍。

如今,南海仲裁案作出對中方不利裁決,這些漁民的角色又會如何演變?

陳明慧:「它的套路很多。根據需要,漁民可以變成軍人,也根據需要,軍人或者特種兵也能變成漁民,是不是?需要打飛行牌的時候,就可能特種兵喬裝成漁民,製造一些熱點或糾紛啊。」

新台灣國策智庫副執行長林廷輝撰文認為,南海的漁民與海上民兵作為南海拓展先鋒,未來還會被用來對抗美日及東南亞周邊國家,屆時中方會把這些漁民塑造成受害者,以取得軍事介入的合理性。

7月14號,中新網採訪了幾位海南省漁民,他們說在南海如常作業,並稱在自己的祖宗海域捕魚有底氣。

採訪/陳漢 編輯/王子琦 後製/鍾元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