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左右為難?毛誕日風波和鬧劇不斷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12月28日訊】近年來,北京接連釋放「去毛」信號,奇怪的是,今年毛澤東124歲誕辰日,各地毛粉紛紛前往毛出生地湘潭韶山聚集,還有紅後代聚集北京紀念。27日,法媒說,今年毛誕日風波和鬧劇不斷,對官方來說,毛誕日越來越成為一塊燙手的山芋。

毛誕日的風波和鬧劇

12月27日,法廣報導說,12月26日毛誕日,鬧出了一點聲響,有鬧劇,有風波,也有幾近於公開的挑戰。但對於官方來說,毛誕日,越來越成為一塊燙手的山芋。

報導說,毛誕日上演了幾齣鬧劇,在毛澤東的誕生地韶山,數萬名擁毛者前往慶祝,他們揮舞紅旗,手捧鮮花,同吃壽麵,在毛銅像前跪拜叩頭,在廣場上合唱東方紅。

據熟悉這一慶祝場面的人說,這是地方當局許可的,前兩年,許多人來韶山燒香磕頭燒紙,曾讓當局頭疼,當局寧肯讓擁毛者唱紅歌,也不願看到疑似拜神祭鬼的場面。

當局怕毛粉把事情做大。當天湖南政府出動大批武警、特警在現場戒備,並在韶山入口設卡檢查站,嚴禁攜帶煙花爆竹、冥紙香燭進入,違者嚴查。

中國網絡流傳着一個署名田麗君的申請人,向河北張家口橋東區警方申請,希望12月20日在該區舉行悼毛紀念會,遭到警方拒絕,理由是該申請將「嚴重破壞社會秩序」。

毛粉在毛國家遭拘

12月27日,法新社發表一則聽之怪異的新聞,標題是:「一個毛粉在毛的國家遭拘捕」。

文中說,北大畢業的學者張雲帆,因11月在廣州一所大學舉辦一場讀書會,會上討論當局對極左派的態度,結果被警方帶走,現在,被證實當局在沒有任何審判的情況下,以「干擾社會秩序」的名義判處張雲帆拘押6個月。

張雲帆是一位毛粉,也就是崇拜毛澤東的人。12月24日,已有350人簽名聲援張雲帆,大部分是學者。

奇怪的是,簽名不但有張雲帆的毛粉同黨,而且也有毛粉的敵手,即對毛澤東持強烈的批評態度的人。他們一直抨擊毛澤東是禍害中國罪大惡極的人。

而毛粉在此之前呼籲中共政權,嚴厲打擊懲治批評毛澤東禍害中國的知識分子或任何人。

在毛粉認為中共當局懲治批評毛澤東的人不力的時候,毛粉甚至自己動手,用送菜刀,甚至是直接拳打腳踢的方式,震懾或懲治批毛之人,即使批毛的人是風燭殘年的老人,也不能免於超級毛粉的當眾拳打腳踢,而中共則對毛粉的這種暴行不管不問。

如果說上述事件都是與悼毛或毛思想有關的活動的人和事,遭官方出面阻攔甚至鎮壓,毛誕日還發生了一件很稀罕的事情。

河南文明辦諷毛批共

12月26日,毛誕日河南文明辦官方微博發文談「歷史上的今天」,不談毛澤東,卻大談1991年同一天蘇聯的正式解體。微博雖短,寫的頗有聲色:「某人」的出生「微不足道」,而一個龐大的烏托邦帝國徹底崩潰、垮台,這才是人類歷史記住的。

該文一出,立刻引起大量毛粉的圍攻。官媒人民日報大罵:「這是唱得哪一出?」,並以「十九大剛過,某些部門思想上就鬆懈了嗎」相威脅。隨後,在許多其它官媒也跟隨評論,幾乎是清一色的抨擊和咒罵,熟悉這套的網民指出,顯然是有組織的網絡圍攻。

同日,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下屬的《新京報》記者肖鵬在微博寫道,「何為偉人?內戰、整自己人風生水起,死亡數量至今成謎。他一死,全國上下終於可以吃飽飯了。這就是偉人:邪惡、殘酷、獨裁。」

針對紀念毛澤東誕辰,肖鵬稱,「早上一刷,朋友圈出現這么多毛粉,一種恐怖感,毛骨悚然。」隨後,網絡大五毛、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吳法天在個人微博透露,肖鵬被停職,接受單位處理。

毛誕日成燙手山芋

對於上述一系列怪異事件的發生,法媒分析說,可以看出,官方對毛誕日或者對毛的態度有兩種處置手段,或打壓,或圍攻,左右都不是。擁毛也不好,輕視毛也不對。

報導質疑說,當局既然對申請舉辦紀念毛誕,或者研討當局對毛派態度的人,進行打壓甚至關押,為什麼河南文明辦官微最後也演變成一場政治風波?

河南省文明辦官方微博26日下午被迫撤下批毛微博,並且刊出聲明稱「錯誤引用某個人微博內容」,對此「深表歉意」,但河南省委仍不肯罷休,要求對此事嚴肅處理,值班編輯遭勒令停職。

對此,有人分析,官方打壓紀念毛誕活動不難解釋,因為嚴防組織化的行動,是共產黨的常態,只要是有組織的行動,即使是擁毛的左派,都會遭到打壓。

也有的分析認為,毛澤東在民間早已經千夫所指,習或者習的追隨者不願看到毛粉過分崇拜毛,讓毛的陰魂不散。同時當局也擔心一些不滿現政權人士藉著崇毛怨聲載道。

據《九評共產黨》指,中共建政後,毛澤東發動了諸如三反、五反、鎮反、土地改革、肅反、反右、「大躍進」造成的「大饑荒」、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迫害運動,致使一半以上的中國人受到過中共的迫害,估計有6千萬到8千萬人非正常死亡,超過人類兩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的總和。

北京知名作家鐵流2011年曾發起簽名活動,起訴毛澤東的罪惡,並誓言一定要毛澤東的「腐屍出堂」,毛的頭像「下牆」!鐵流表示,不達到目地絕不罷休!

(記者李芸報導/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