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有引力並非終極定律

新研究提「變色龍理論」可能性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7月18日訊】一些科學家提出一種改進的萬有引力理論——「變色龍」理論或許也可以解釋宇宙空間中各個星系的形成。他們設計的模擬宇宙系統,初步展示了這個理論的可行性。

這種理論認為,引力的作用方式根據所在環境的不同而變化,因此得名「變色龍理論」。

英國達勒姆大學(Durham University)計算宇宙學研究所的物理學家李保久(Baojiu Li,音譯)說:「這個理論在標準引力模型基礎上引入了與四種基本作用力不同的所謂的『第五種作用力』。」

「這個理論用到了非線性動力學,這額外的作用力在像我們太陽系這樣密集的區域很容易就『隱藏』起來,沒有實驗支持它的存在;而在低密度區域,這種額外作用力可能在起作用、影響物質之間的引力。這樣根據環境決定行為的理論得名『變色龍』。」

「學術界就各種改進的引力理論,包括變色龍理論已經研究一段時間了,並提出了一些假設。」李保久說,「但是,多數之前的研究都對一個關鍵的因素簡單化來處理——假設宇宙只存在暗物質,而沒有發光的天體。」

李保久說,宇宙的膨脹是萬有引力無法作答的問題,一些理論模型試圖引入一種宇宙暗能量進行解釋。然而這個理論模型需要大量的暗物質才能「自圓其說」——需假設宇宙中暗能量佔68%、暗物質佔27%,而我們可見的各種天體,如行星、恆星和星系只佔5%。

到目前為止,暗能量的探測仍一無所獲。

「既然對暗能量所知甚少,」李保久說,「人們也在考慮幾種其它的理論來解釋宇宙的加速膨脹,比如變色龍理論就是一種改進的引力定律。」

研究者們著重提到,他們的研究並不是證明萬有引力是錯誤的,只是提出解釋宇宙演化原理的理論可能不是唯一的,還有其它理論的可能性。

研究者們打算等平方公里射電陣(SKA)望遠鏡就緒後,以實際數據檢驗這一理論。SKA預計2020年中到位,分布在澳大利亞和南美。

這份研究7月8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期刊上。

──轉自《大紀元》(記者張妮編譯)

(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